月光透过窗棂,在林碧虞蹙起的弯月眉上投下阴了影。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暗纹。
当她听到“卢谦和陈若云的觉醒有关系“时,睫毛猛然颤动如惊蝶。
但眉头很快皱在一起,将翻涌的疑虑藏进深潭般的眸色里。
她整夜辗转反侧,贝齿咬住下唇,在黎明前留下浅浅的月牙痕,却怎么也想不通。
不知不觉,晨光破晓。
陈若蕾在戴炳才的安排下,会见了新汴梁的3家勋贵。
双方事先已经沟通的差不多,简单会谈了1个小时就达成了协议。
陈氏重工以240金币每个新手环,长期供货给他们。
各家每月限量1000块,销售的区域也做了划分。
至于数据库更新的服务,只能由陈氏的门店提供,这块生意等于原厂直销。
陈氏的直销被做了限定,只能保留3家门店、铆钉城、新汴梁和金山城,且销售价格固定298金币不变化。
渠道商加盟费10万金币,用以确保执行原厂的策略,防止渠道破坏定下的规矩,各地窜货的等行为。
中午时分,
在一帮媒体记者的见证下,4大家族聚在陈氏门店内签署了委托销售协议。
大夏帝国保持传统生意风格,各家都很看重自家的招牌,真正约束4家的反而是自身,而不是一纸合约。
30万保证金存入吴氏银行的陈氏重工账号。
每家预付了24万金币作为第一笔订单的货款,共72万金币。
签署协议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陈若蕾的心在轻轻颤抖。
这是她接手陈氏产业以来签署最大的一笔业务。
午后的阳光温暖舒适。
返程的列车穿过茫茫的荒野。
阳光忽然漫进车厢,映得陈若蕾向来抿成直线的唇角漾起细微的波纹,宛如冰面下悄然游过的锦鲤。
她将财务报表叠进鳄鱼皮文件包,目光在“102万”的数字上无意识地停留了2秒钟,嘴角的笑意抑制不住。
陈若蕾实在想不到,仅仅三家渠道商加盟销售,公司的现金流就陡增。
加上自家门店这几天的销售。
陈氏的现金流比起一般的银行都不差。
以后每个月,光三家代理商的生意就有72万金币,整个公司的月销售额不会低于100万金币。
这笔钱真是有点儿烫手,超过以前全年的营业额!
按照和卢谦的商定,陈氏要在新汴梁设一家工厂,以防铆钉城那边有什么变故。
公司还在不断地招聘新人,摆出一直扩张的架势。
装甲列车“咔哒,咔哒……”奔向光明的前程。
戴炳才清点完从陈氏赊来的三百部手环,当即出发前往海角城。
那里没有陈氏的渠道商覆盖,属于他的地盘。
南东胜洲的地图在他膝头铺展。
戴炳才用红蓝铅笔画出辐射状的商业版图,笔尖在某个港口位置突然加重,纸面霎时绽开墨色的花瓣。
列车经过汴河大桥时,玻璃窗倒影里他的瞳孔忽明忽暗,如同即将靠岸的赌徒看到将停未停的轮盘。
保守估计,每个手环他可以获利100金币。
这一趟出行,他能赚2万金币。
联系好下家,以后每月都有2万金币的个人进账。
这笔钱够他随意挥霍的,他以后在吴氏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
另一边。
第389章 重操旧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