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备两条路和赵文的本事[1/2页]

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深耕者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日后。
     建业城的城门处,李横率阎象、贾诩二人送别简雍。
     之所以给简雍这种礼遇,是因为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
     在李横与江东豪族联军对阵的时候,由刘备军负责烧毁联军的粮草大营。
     之后,李横将让刘备借道丹阳郡,去往荆州。
     与此同时,李横还要把前番俘虏的刘军家卷及军中将校,送还给刘备。
     不过,在刘备军过境的道路上,双方产生了分歧。
     刘备军想走陆路过境。
     他们打算:在广德县一带入境丹阳郡后,一路经宁国、安吴、陵阳三县,在丹阳郡东南的石台方向出去。
     只看简雍报给李横的路径便可知:刘备虽然要去荆州,但却不想经过江夏郡。
     他是要直接去长沙郡,之后,再北上荆州。
     不想经过江夏郡的原因,倒也很好理解。
     江夏太守黄祖,为人飞扬跋扈,镇守江夏十余年,已经把整个江夏郡经营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荆州治下,江夏的黄祖,早已经成为一方听调不听宣的独立势力。
     因此,刘备若是途径江夏郡,去往荆州的话,是真的有可能发生不测的。
     至于去长沙郡的理由,则更好理解了。
     至少,对李横来说,是这样的。
     对荆州南部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个郡,刘表的控制一直比较薄弱。
     虽不至于像江夏郡那样,听调不听宣,但对于刘表的命令,这四个郡也经常阳奉阴违。
     之前,因武陵郡的武陵蛮发动叛乱,借着平叛的理由,刘表的侄子刘磐,率军一万进入武陵郡。
     最后,武陵蛮的叛乱是平息了,但武陵郡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派,包括各级官吏及豪门世家,也被他屠戮得一干二净。
     当然了,无论是刘表,还是刘磐,都不会承认,这些人是死在他们的手里。
     他们对外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官吏和豪族,均死在了叛乱的武陵蛮手里。
     由此,整个武陵郡也成为荆州州牧府直辖的郡。
     而零陵、桂阳、长沙三个,原本离心倾向很重的郡,则是彻底老实了下来。
     自此之后,对于州牧府要丁、要钱、要粮的命令,他们再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折扣。
     不过,现如今,刘表亡故,其世子刘琦因素无威望,不足以压制四方。
     这三郡的地方实力派,自然也会在此时,生出点别的想法。
     这个时候,刘备若是率军到了长沙郡...
     那么,只要他稍微操作一番,就可以让长沙郡发生点叛乱之类的事情。
     到时候,他再打着刘氏宗亲的名号平叛,就算不能拿下整个长沙郡,但占下几个县的地盘,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一小块地盘的支撑后,他再去往荆州城的话,那腰杆子自然也会更加硬实几分。
     ......
     不论刘备对荆州打什么算盘,这些都与李横无关。
     他现在只关心江东三郡的事情。
     其他的,他也顾不上。
     因此,刘备要走陆路过境丹阳郡,李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其原因也很简单。
     看看刘备要经过的那几个县,就知道了。
     不论是入境的广德县,还是途径的宁国、安吴、陵阳三个县,都是李横统治的薄弱地带。
     李横入主丹阳郡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建业、丹阳、曲阿三个县上。
     至于这四个县,虽然其地方豪族,已被李横一扫而空,但他现阶也段实在没有精力,去仔细打理他们。
     每个县,他除了任命县令和驻扎一个千人守备营外,其他加强统治的举措,是一个也没有。
     因此,在这些县,李横真正能掌握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和周围的少量地区。
     其他地方,要么被新崛起的豪强盘踞,要么是山贼、草寇横行。
     如此情况下,若是任由刘备军过境的话,简直就是把肉放到了狼嘴里。
     就算刘备对丹阳郡原本没什么想法,此时恐怕会动点歪脑筋了。
     因此,李横是坚决不能同意,刘备走陆路过境丹阳郡的。
     而他给刘备的选项是:走水路。
     由李横的水军派出船只,运载刘备军,沿着长江而上,一直到柴桑一带,再把刘备军方下来。
     柴桑虽隶属于荆州江夏郡的管辖,但此处属于黄祖统治的薄弱地区。
     刘备军在此下船后,完全可以趁着黄祖反应过来前,便离开此地,去往长沙郡。
     ......
     经过两轮拉锯式的谈判,刘备最后还是答应了李横的条件:
     走水路过境丹阳郡,在柴桑下船后,再走陆路去往长沙郡。
     而且,由于李横水军运力的限制,刘备军过境的人数,也被限制在了三千人。
     也就是说,刘备过境丹阳郡,去往荆州的时候,其麾下的大部分兵力,都将被他抛弃掉。
     ......
     李横策马立在城门处,眺望着渐渐远去的简雍一行人,嘴里喃喃地道:“赵文,字子允,五十有三,青州琅琊国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趣!...
     有趣!...”说着,他的语气又不禁变得感慨起来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备两条路和赵文的本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