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格外亲切。
与这些老外士兵一同抵达的,还有一部分逃港的人。这些人中有老师、农民,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拖家带口,逃离了原来的地方,希望能在养光找到新的生活。李锋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安排,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分配了不同的工作,让他们各司其职。同时,李锋给予了他们最好的待遇,确保他们能够安心生活和工作。
李锋随即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在他控制的地区,华人可以自愿参军,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所有人都被允许经商,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李锋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治安管理、打击犯罪活动等。以前的几百名学员都被李锋派出去当了市长,县长,警察局长,税务局长这些职位。
在码头的几十座仓库里,李锋从自己的空间中取出了大量的民用物资,这些物资将被用于恢复各地的市场经营。当然,这些物资并不是免费提供的,人们可以用粮食来交换,或者通过做工来抵扣,也可以开垦荒地获取奖励。李锋明确表示,他不会养闲人,也不会容忍不劳而获和惹是生非的行为。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人,他绝不手软,直接给予一颗花生米作为惩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时间,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士兵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刻苦训练,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原来的工厂里,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机器,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输出着各种产品,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而在战场上,更是捷报频传。军队势如破竹,不断地攻克敌人的据点,势力范围也在迅速地扩大。航母编队在马达班湾里乘风破浪,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学员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教官传授的知识,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有人跟着去请教问题。若不是看在那厚厚的美金的份上,老外教官恐怕早就不耐烦地翻脸了。不过那些会英语的学员倒是很热心,只要有人来问,他们就会及时翻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官的讲解。
与此同时,飞行员们在教官的带领下,也在老机场里紧张地训练着。他们轮番驾机升空,在蓝天中翱翔,展示着高超的飞行技巧。李锋亲自登上战斗机试飞了一下,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后世的各种宣传,把飞行员描绘得神秘莫测,仿佛有很多门槛,但实际上,这些门槛更多是为普通老百姓设置的。
港口的防御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炮和高射炮全部架设到位。李锋还为各个旅级部队配备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营,以应对可能来自空中的威胁。
后勤保障处处长肖盼盼不辞辛劳地带领着众人,踏遍了大大小小的山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海边发现了好几个隐蔽的米军仓库,以及一些小日子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
他们一路前行,直至抵达比利都,沿途竟发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军事仓库。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仓库内部几乎空空如也,没有太多有价值的物资,更不见米国士兵的看守身影。仓库中仅存有一些粮食等基本生活物资,实在是有些寒酸。
李锋亲自巡视了这些仓库,他目光如炬,很快便注意到其中几处较为隐蔽的地方,这些地方非常适合开设兵工厂。至于其他地方,则可以用来摆放各种物资。
于是,李锋果断地带领卫队和后勤保障处的人员,对这些仓库展开了逐一视察。他们仔细评估每个仓库的空间和条件,确定哪些地方适合储存粮食,哪些地方适合摆放生产材料。
经过一番精心规划,李锋决定从自己的空间中取出大量粮食,将那些适合储存粮食的仓库填满。这些粮食物资数量惊人,足够几万军队使用好几年之久。几个军火仓库也堆满了武器弹药。
不仅如此,李锋还在三个选定的大型军工厂中摆放了生产线,并将生产材料堆满了仓库。虽然这些生产线相对简单,但足以生产一些基本的子弹和炮弹。而且,老外教官中有不少人具备相关技能,对于这种程度的生产任务,并非什么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喜欢。
第357章 航母编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