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7章 江都[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家,就有两人直接进入朝班。
     至于青年子弟,已经有二十余人,进入杨子灿的骁果卫和陈棱的剿匪大军担任军职。
     前后算来,自广皇帝南巡江都,经过数番骚操作,江南士族各家子弟大量加入军政两道。
     这个数字,加起来大致已超过四百余。
     有一些,已经担任显赫要职!
     广皇帝的意图,很是明显。
     他,摆明了就是要大力扶持江南士族的力量。
     以此,通过确保其在帝国政权体系中的话语权,进而来保证江南各大世家对老杨家的忠诚和支持。
     当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大隋帝国版图的统一。
     除了在官僚体系中的强力扶持,广皇帝还给予了江南地方官员一些特权。
     比如,就像沈兴法这样的。
     怎样的?
     那就是,可以长期担任家族所在地的父母官!
     长期!
     虽然有违大隋通行官制,但皇帝要这样,谁能说不?
     有限的自治,换取整体的效忠和统一,
     这,就是文帝和广皇帝的政治智慧。
     想一想,这父子实在是十足自信。
     在通讯和交通严重欠发达的时代,在帝国的触手延伸相对缓慢的时代,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采用如此大胆手段?
     换做别的朝代皇帝,还不是得派皇室贵胄、亲信大臣坐镇,甚至像防贼一样防着这些门阀窃取高位?
     而广皇帝还不那么明显,而广皇帝做得非常赤裸裸!
     在你自家的地盘,替朕看护好了!
     别担心被换掉,换做别人我才不放心!
     毕竟,你在家乡做官,盯着你的人可全是父老乡亲!
     好好干,赶上十年八年,跟我回京师享清福!
     至于那位子,就再选个可靠的子弟干起来!
     ……
     这一招很灵验!
     至今而止,江南各郡,尚无一个郡县主官投敌或造反。
     倒是因为许多人,因为英勇抗击乱匪,而被杀!
     南方,比起整个北方的形势,实在要太平很多!
     江南富庶,远离突厥和东征前线,天灾、征役、本就较少!
     相对安定的生活,让老百姓的造反一时并没有那么强。
     最关键的是,造反的背后缺乏强大的势力基础!
     李密、李渊背后,就是关陇贵族势力!
     窦建德、高仕达、卢明月等,背后是山东士人阶层势力!
     而南方呢?
     士人阶层本就偏小偏弱,并且皇帝也笼络得厉害,他们根本缺乏造反的动力和意愿!
     而那些新兴的商贾集团,经过这两年杨子灿的反复商业训练,更是坚决反对造反!
     对,造反,就是抢商贾的饭碗和财路!
     断人财路,就是杀人父母!
     新兴的江南商贾势力,已经成了左右江南局势的重要力量!
     也是反抗叛乱动荡的最为坚决者!
     杨子灿利用白鹭寺、灰影,以及隋通船运、隋通钱柜、隋通盐业、粟末商事等力量,传下话去,答应平定天下之后,会给商贾势力在大隋政权中的地位!
     比如,科举,从政,行商,等等。
     如此之下,江南的老百姓,整体上既然能活得下去,干嘛还要铤而走险的去造反呢?
     不是说没有人造反!
     但整个江南三四十个郡,前后合起来造反的人数,也就不到三十万!
     这样的数字,只要到河南和山东,随便几股力量,都就超过这个数字了!
     沈法兴,剿匪很积极。
     先,是独立干掉了反贼楼世干。
     后,又协助陈棱大将军,剿灭了丹阳的乐博通、昆山县闻人遂安。
     现在,他又率领吴兴的子弟府兵,参加了江南剿匪大军,合击杜伏威、李子通、辅公祏、左相才巨寇!
     广皇帝已经允诺,等这一场仗打完,就将沈法兴上迁刑部,担任刑部尚书!
     所以,沈法兴干劲很足!
     这一会儿,偏殿中开小会的档口,广皇帝还特意提到了江南士族力量的事情。
     特别是吴兴郡太守沈法兴!
     “沈法兴,亦擅刑律法事,可擢升刑部尚书一职。”
     “至于吴兴的鹰扬府诸将士,作战英勇,可酌功升赏。”
     “我看,这其中的部分英俊,可以选拔到禁军之中,特别是沈光、麦季才的骁果右卫,可以大量吸收之!”
     广皇帝对来护儿和裴矩说道。
     虽然此时的偏殿之中,虞世基、裴蕴到不在,但这么说也算是提前给臣子们打个招呼。
     毕竟来护儿和裴矩,也能算文武两道的高级代表。
     “皇上旨意,臣等赞成!”
     “不过,其他江南哥哥大族子弟,也应扩大征用、重用才对!”
     来护儿也知道如今江南局势,很需要这些豪门世家的支持,所以对于军中刻意提拔、征用门阀子弟,也是非常赞成。
     “如今军中除了骁果卫刚刚完成轮换,其他北方来的府兵亦多有四家之声。”
     “莫若借此机会,重点整合江南府兵,特别是江淮一带的府兵,非常悍勇好战,是很好的军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来护儿如此说,广皇帝点点头。
     “此事,就要陈卿、张卿等,多加用心!”
     陈棱、张镇周、来整等人,连忙躬身应诺。
     “启禀皇上、皇后,上次提到皇家意与江南士人望族联姻之事,臣已经暗中考察完毕。”
     “如今各大世家贵女,能与皇太孙年纪相若,而其品性家世俱佳者,都一一详细在录。“
     ”请皇上、皇后过目。”
     说完,裴矩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奏本,递给近宦萧干。
     萧干将其小心地翻开,呈与杨广面前。
     “嗯,善,此事甚急。”
     ”先让皇后阅知,然后细细观察,尽快确定人选!”
     萧皇后闻言,便点头答应。
     这事情,的确有点着急。
     皇帝的身体这样,必须得抓紧考虑皇太孙杨侑接班的事情。
     到时候,杨侑的后宫位置,都得大致备齐。
     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后三妃。
     皇后,贵妃,淑妃,德妃。
     至于嫔、

第177章 江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