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3章 新粮[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总管,你的意思呢?”
     屈突通就坐在阿布的左手一边,见他半天没说话,便温言问道。
     “我的意思,咱们得好好用用这批人。”
     “首先,这些人一个也放不得!”
     此话一出,大帐内有些人面色变幻不止。
     “其次,移民实边的计划,必须得继续坚决进行!”
     “为何?”
     阿布环视大帐中众人,缓缓说道。
     “今年北方春旱,眼看这夏季也是少雨的样子。”
     “本来北方的粮食出产就不足,生民艰苦,如果将如此一帮好吃懒做、抢掠成性之徒,放归北方诸郡,他们一定会走上老路!”
     “故而,咱们既然已经花费如此力气将他们捉住了,那就不能再让他们去祸害百姓了!”
     “这些年,吾乃主持移民实边之务最多之人,自然知道其中的艰苦和厉害。”
     “北方诸郡、西域诸郡,是都缺乏开荒戍边之人,但是这些人可不适用!”
     “那么,这批人最好的去处在哪里?”
     “就在这个地方!”
     说完,阿布示意总管府司录房乔和韦云起,将一个巨大的地图挂在大帐上首。
     都说杨子灿会打仗,众人一看他这张精细无比、画着许多线条颜色的大地图,都是震惊和赞叹不已。
     这种地图,全然不是那种以往写意的图案。
     上面,全是边界线、山川走势、河流方向、大城原点的地理地形图。
     “玄龄,云起,你们将皇上和总管府的计划,给大家讲述一遍,”
     于是,由房玄龄记录、韦云起讲述的北地匪贼移民实边计划,开始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安静地听着,神思各异。
     原来,关于陇右、河西、北方诸郡贼匪的安置计划,广皇帝早就有所预案。
     当然,这个方案肯定是由总管府拟定、政事堂审议,然后交由广皇帝用印钦定的。
     许多人这才明白,他们那位似乎不着调的皇帝,其实在离开北方之前,早就对一些朝廷大事有所布局和安排。
     杨侑、北方留守府、政事堂、大总管杨子灿等,也只是那个计划的具体执行人!
     广皇帝,腹黑的程度让人心惊啊!
     这个计划,到底是啥?
     分为三部分。
     一,对于这些匪贼中的罪责较轻、无身背命案的人,全部迁往交趾郡。
     交趾郡太守丘和,对其妥善安置管理,在其郡内九县沿着红河,广设犯屯。
     二,对于二等头目,武力强悍和识文断字者,交由雍州总管府大总管便宜安置。
     三,对于各路叛贼、奴贼、官府首恶者,择地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但是,皇帝的旨意,还是漏掉了一批人。
     谁?
     就是贼匪们老巢中,那些基本算是无辜的家眷子女、仆人。
     对于这批人,阿布也没法继续来回请示皇帝。
     只能先按照其对应归属,随他们的丈夫儿子兄弟迁徙。
     目的地,远啊!
     可不止交趾郡,还有海岸大陆……
     对于这次缴获,比如牲畜、兵甲、粮秣等,阿布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论功行赏。
     一个字,分!
     这一次,所有出兵的郡守、郡丞、鹰扬府郎将们,都眉开眼笑。
     跟着大总管干这奇妙、刺激的仗,实在是太赚了!
     ……
     考功、缴获、俘虏、请赏等文书,业已制作完毕。
     并且以极快的速度,传去杨侑的北方留守府以及江都的皇帝行宫。
     想必,在不久的某个日子,每一个人的奖赏和恩赐,就会降临到头上。
     此外,意想不到是,还能分得一些意外之财——战争财!
     受轻伤的马儿、骡子、驴、骆驼,这都是现在实实在在的财富。
     等养好伤,就是实在的财富!
     还有可以直接补充进入府库的武器、兵甲、粮秣,这也会让郡里的财政和武备增强不少。
     官军捡剩下的,是“秃鹫”商队的至宝……尸体也不会剩下!
     大地,好干净。
     有人欢喜,自然就一定有人失落,甚至是妒忌狠!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当初杨子灿通令剿匪的时候,有些郡总以这样或那样不得已的理由,拒绝出兵。
     毕竟你杨子灿只是个大总管,而不是广皇帝、不是皇太孙杨侑、不是政事堂!
     对于此,阿布倒是无所谓。
     剿灭北方、陇右、河西的流寇奴贼,真的对他来说只是费些脑筋,真没有多大难度!
     西北的这些奴贼、马匪,总体上还是稚嫩一些、贪婪一些、短视一些。
     真正的大贼、重寇,还是大隋大地上那些河东、河北、江淮、鲁东大地上的存在!
     这些力量,里面都混着一些当今天下,正真具有见识、胆略、丘壑的大能之人。
     阿布现在这样做,就是要打扫干净外围的苍蝇、蚊子。
     为自己和大隋王朝专心对付巨寇,准备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白羊川的人,渐渐在变少。
     官军,俘虏,牲畜,物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高兴兴满载而归的人,强颜欢笑空手而归的人……
     灵武郡——弘化郡——上党郡——冯翊郡——河东郡——绛郡——河内郡——运河,这是一条漫长的战俘运输线。
     等凄惨无比、死伤一路的战俘们,跌跌撞撞地来到陆路的终点——浊水孟津渡之后,他们的血泪之路算是告一段落。
     这里,已经建起了一座巨大的收容休整大营。
     杨子灿掌握的骁果卫一支,就驻守在这里。
     所有来此的人,分散开之后,进行短暂学习。
     救治调理,编册定向,培训学习,评估鉴别……
     之所以选择在孟津登船,也有原因。
     因为浊水从这里开始,便变得温顺宽阔,便于行船。
     从这里,大沙船可以直达大运河,通行东海及南方余杭……
     根据政事堂的政令,所有需要移民实边的贼匪犯人、家属,都要从这里装船运走,奔赴他们各自的新归宿。
     负责运输的,还是隋通船运的内河一支。
     它的大船东,叫阿力根;二船东,叫王铁锤。
     它主要的航线,是东都新潭码头——天津港——涿郡码头。
     所以,那些中二——中间二等的土匪头目,其归宿就是大海船,就是大洋彼岸的新大陆……
     在新大陆的中南部地区,有个大湖密布的地区,水草丰美,适合耕种、开荒、冶炼、放牧、摸鱼……
     大隋移民与此,已逾八万!
     那儿,阿布给他们命名。
     五湖郡,四海郡,归一郡!
     此大陆,名之殷弟安洲!
     近十万匹的健畜,涌入陇右各牧。
     加上阿布从突厥地带回来的马匹,删丹牧、凉州牧、原州牧等,又现勃勃生机。
     接下来的,就是给它们休养生息、彻底恢复的时间……
     阿布回到大兴长安县治所,已经是八月中旬。
     今年的天气,异常炎热。
     京兆三辅之地,就像一个大火炉。
     在这热死人的天气里,阿布不得片刻休息,便一头扎进累积日久的署务之中。
     总管府的衙门,即刻飞快地转动了起来。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抗旱!
     其次,便是补充官员、杀人。
     抗旱,是因为关陇地区,遭遇了近十年最严重的干旱。
     渭水,泾水、汾水,北洛水等数百条浊水支流,水位下降严重。
     而浊水的部分河段,已经露出了百年不见的河床。
     而这时候,抗旱的法子并不多。
     阿布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别让旱灾,引发饿死人的事。
     那样的话,这一次广皇

第173章 新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