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飞地[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秀宁和众人的装扮,看起来是相当的独特和专业,一副荒漠老行商的做派。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水具,是粟末地产的黑牌户外水囊、水壶,有铁和锡,也有皮的。
     水,是加了些许盐的凉开水,喝的时候还小口啜饮、绝不多喝、湿润就好。
     防晒油,也是粟末地产的专门用来防晒的美女皮肤保护膏。
     这种带着茉莉花香的玩意,贵的惊人。
     但同时,也是像李秀宁这等喜欢到处闯荡的贵族少女们之最爱。
     据说,是用上等特种大米、徒泰山特产的一种茉莉花、以及从遥远的东大陆引进的一种叫鲁冰花提取物制成,对沙漠和风霜中的皮肤具有极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此方,来自异域,是搜影的成果。
     (鲁冰花,也叫羽扇豆,原产于美洲墨西哥高原,粟末地成功引入并在徒泰山地区大面积种植)
     防风遮阳带皮护的玻璃墨镜,黑牌的。
     贵!
     防晒大头巾、宽大长袖的斗篷长衣、高帮猪皮沙漠鞋、特制的腿套、轻薄羊绒衣……
     绝大部分,都是粟末地的货,都是好货。
     贵!
     食物,是腌制精肉干、锅盔等。
     此外,竟然还有粟末地产的,目前还很罕见的油炸方便面、饼干、铁罐水果蔬菜罐头……
     专业!
     贵!
     此外,李秀宁贴心地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个沙漠行走的急救小药包
     里面,有防腹泻的、镇痛的、防风寒的、外伤止血的、防毒物叮咬的……
     这也是出自,杨子灿的粟末地!
     当然,什么帐篷、火种、睡袋等,应有尽有。
     全都装在,一匹匹骆驼的的行架藤筐当中。
     李二率领的这支商队,名义上是扶风窦氏的漠北商队。
     他们将前往突厥、西域等地,去做皮货、布匹等互换贸易。
     所以,驼队的正经物品,就是丝绸、葛布、和生茶。
     虽然是偷渡,但他们所持有的过所和通关文牒,都是真的不能再真。
     至于上面是如何签发核验盖戳的,是个谜!
     这一切,当然都是来自李秀宁的安排!
     也想不出,她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里,搜集和准备好这些全套东西的。
     但很显然,她很熟,很懂,很全面,也很老道!
     就连这一路行来的路线设计,她也安排得非常精细巧妙,几乎没遇到什么盘查和惊扰。
     这不,虽然路程是绕上不少,但却一路下来,顺风顺水,安全过境!
     既没有暴露行迹,也没有引起某些势力的警觉和关注。
     今天,已经算是进入四月中旬了,天气变得燥热起来。
     越过巴丹吉林沙漠,眼看就将进入沙漠绿洲、越过风景迤逦的居延海地区。
     只要越过居延海,就算是他们正式进入了东突厥大漠,也离他们完成使命行将不远。
     居延泽,《山海经》、《淮南子》等史籍中称其为“大泽”、“西海”。
     先秦时期,匈奴居延部落游牧于此,故名“居延泽”,也叫居延海,意为“天池”是也。
     它,是华夏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
     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数郡,达1600余里后,最终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泽。
     居延泽,在人们的眼中,实在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湖泊。
     因为即使是这里经常出没的牧人,也很难准确的说出它确切的位置和形状。
     它,很飘忽!
     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
     又过一段时间,它可能又会出现在沙漠的西边、或者是北边。
     但它大体的形状,相对固定。
     狭长弯曲,有如一轮新月,异常优美。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称其在汉时称其为居延泽,在魏晋时称之为北海。
     而在大隋的所有国家舆图中,根据文帝回归文化正朔的旨意,重新将其名之为居延泽。
     居延泽,生长着大量肥美的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
     北方来的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徙鸟,也常常此做为中途栖息的地方。
     四月时候的居延泽,冰盖已经消融。
     淡绿色的水面,波光粼粼,异常清爽散淡。
     绿草,小鸟,凉风,绿水……天高云薄。
     这里,好一派沙漠绝唱的异世界景象!
     一鼓作气的李二商队,经过几次短暂的停歇,终于风尘仆仆地来到居延泽西北处休整。
     这里,是一处隐秘而又普通的所在。
     这处地方,不大,是一个专供南来北往商旅打尖、休息的大车店。
     这个圆形的偏僻小坞堡,全是用外边运来最普通的柴木砖石搭建。
     老榆木,板砾石,鹅卵石、酸泥……
     坞堡外观,相当普通,低矮,木石裸露,四面透风破败,光秃秃的没有一片瓦。
     外人一看,这就是一个久经居延泽沙尘、水汽、疾风照顾的老物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西北沙漠坞堡式样的大车店,在飘忽不定的居延泽湖畔周边地区,非常普遍。
     这也是居延泽地区,最为常见的对外经济实体和生存单元!
     它,既能抵抗小股的马匪和突厥人,又能接待南来北往的行商旅客。
     生活在里面的居民,有的是世代长居于此的渔民、隐士,有的却是不知从哪儿浪荡来的流人、浪子、亡命徒……
     当然,在靠近居延泽南边的沿岸,在这样的所在里生活着的最多居民,是那些戍边防人的家属!
     居延泽,偶尔也会有查户编籍的举动。
     一会儿是大隋的戍边千户校尉,一会儿是北边的东突厥的居延海伯克。
     他们,也就是来走个流程,目的就是捞点外快……
     和大隋朝前些年不同,这时候的居延泽地区防务和郡地管理,都很是废弛了。
     戍边官军,大多退后到巴丹吉林沙漠以南福禄城附近的长城沿线一带。
     那,相隔着一整个巴丹吉林大沙漠,距之数百里!
     因此,此时的居延泽,成了一个很有名但也很特别的地方。
     有时候,是突厥人的地盘。
     有时候,却是大隋版图的一部分……
     这地儿,犹如居延泽的东西南北的缥缈模样,总是变幻着归属!
     现在的居延泽,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四不管飞地!
     在没有空中运载工具的时代,飞地意味着野地,野地则意味着独立王国……
     野蛮生长!
     这样类似的地方,在如今大隋的版图中,肯定还会有不少!
     一点儿也不要小瞧这个不起眼的大车店!
     当好奇的李二和刘文静走入其中,便发现这里诸多的不一般。
     很显然,这里是三小姐的地盘!
     里面,很快涌出一些样貌各异的伙计,熟练地上来招呼商队。
     那样子,就像远方的亲人,看见自己久违的游子……
     他们,都称李秀宁叫“秀子”,还行了一种特别的见面礼一!
     双手交叉抚胸,手指呈兰花之状,前身弯曲,面容肃穆。
     秀子,是一个很怪异的称谓,显然不是因为李秀宁的名字之中有秀之故。
     李秀宁大小姐,只是点点头毫不在意,生生的受了。
    &n

第116章 飞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