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虎皮[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可以出上两三万即可!至于另外两三万,我将于不日,前往高鸡泊,联合一下长乐王!”
     “到时候,等攻下黎阳仓,可按照各方出力多少,来分派所得!”
     李密胸有成竹、面不改色,振振有词。
     这话,当然是胡编。
     李密,早就是丧家之犬,哪儿来的几十万大军?
     还三十五万!
     虽然他自己尚且不知道瓦岗寨的具体战况,但直到现在,江湖上都还没传出代海寺一战的结果,这肯定是出了大问题!
     瓦岗即使在过去的鼎盛时期,人数也没能超过二十万!
     三十五万,只是为了吓唬一下格谦,以壮自己声色罢了!
     “啊?这……是这样啊!”
     格谦心中暗暗吃惊。
     这瓦岗果然是中原大豪,动辄战兵三五十万,自己的豆子岗连老少妇孺都算上,也就十万刚过!
     估计人家的家当,早就奔六七十万去了!
     这样的大腿,可很值得抱一抱!
     十万人打黎阳仓,自然是有点吃力的!
     现在驻守黎阳仓的,是汲郡通守管食吾,那里有超过五万的兵强马壮官军。
     管食吾,据说现在是豫州大总管杨子灿旗下的红人,还兼任着总管府的右司马。
     他现在既是黎阳仓的驻守大将,同时还是汲郡通守。
     这个不熟悉的武将,还有权领周边诸如武阳郡、魏郡、济阳郡、东郡等地的诸军事权力。
     不是个简单角色,听说来自东北边郡大营呢!
     很显然,管食吾现在权领的这其中一部分郡,并非是原来豫州刺史府治下。
     看来现在这豫州大总管府一立,大总管杨子灿就动用权力从别的刺史府治下,将运河沿岸重要的附近关键郡,给强行划了过来。
     真真不愧是打残东突厥的卫王,牛人啊!
     也由此可见,现在这卫王杨子灿的豫州总管府权势之重,都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他娘的鸟朝廷,怎么出了个如此大怪物?
     ……
     格谦之所以不愿意全军押上,还是因为距离的缘故。
     豆子岗距离那黎阳仓,近九百余里!
     这还得是走水路!
     可现在那杀神杨子灿坐镇豫州腹地,哪有那么好容易在水上来去?
     唯一的优势,就是这李密背后的瓦岗寨。
     人家可是距离黎阳仓,也就不到一百里啊!
     所以,搭车可以,但绝对不能将全军扑上。
     事成了,分得的战果虽然少,但黎阳仓的粮食、布帛、武器,绝对够自己过一段幸福的生活。
     事不成,自己的主力也不会受到多大损失,仍然还能有和官府、同行一斗的资本。
     但是派多少人、派谁去,却是一个关键问题。
     派的人少了,人家瓦岗人看不上,说不定去了还会成为炮灰。
     白白送死不说,啥也得不到,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人要不多不少,还要精锐!
     如此,派谁带队呢?
     格谦想来想去,还是有想到了自己的心腹大将,高开道。
     高开道,忠诚,机灵,有大将之材!
     ……
     如此想着,他便在嘴中说道:
     “蒲公,我这里可以派出五万之众,至于派谁前往,这却要和兄弟们商量一二!”
     “不如且等我两三日,等我选定将佐,再随你拿下黎阳?”
     李密,自然是无有不可,连连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目的,先是找个落脚点,整肃自家队伍。
     至于攻打黎阳仓,那也不是自己一时兴起胡说!
     在路上,他早就和殇、田留安、李君羡、房彦藻(左长史)、周文举、郑颋(右长史)等人,有了计较。
     黎阳仓,无论如何都必需要打下来!
     一方面,这是为自己扩军备武,壮大实力。
     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再壮声威,在江湖上站稳脚跟,特别是在瓦岗寨和荥阳城不好的消息传出来之前!
     现在的自己,非常需要用一场胜利,再立赫赫威名。
     于是,李密在格谦的好心安排下,在豆子航格谦的大寨旁边,驻扎了下来。
     格谦说得容易,但真要挑选出一支既能攻城略地、又能自保不被吃掉的精兵,尚需要精力和时日。
     这让李密正中下怀。
     他也不催,便安心地开始利用豆子航这难得的机会,干一件大事。
     什么事?
     整军!
     其实,李密的整军计划,如果不是代海寺和荥阳城的战事,早就开展了。
     可惜啊!
     他遇到了比他更阴险狡诈的杨子灿,竟然用鬼神之术就将他的大计给瓦解了。
     现在,既然不能再整编十七八万的瓦岗大军,那就先整编整编自己这支两万人的“逃兵”吧!
     瓦岗军,也是经过李密的建议之后,进行了粗略的改造。
     但是,瓦岗军中盘根错节的势力和关系,让那些改造都成了小打小闹的笑话。
     瓦岗,终归是流寇!
     但李密要的,却是如官军一般,甚至比一般官军更正规的精锐!
     他始终认为,兵在精,不在多!
     所以,他历来主张的作战和编军,都是以少而精悍、快而灵动为主。
     蒲山公营,原本就是他大展拳脚的地方,可惜啊,荥阳城一战他只能带出五千“白军”!
     不过,这五千白军正合李密心底的意思。
     那可全是他和自己的得力助手殇,亲自精挑细选的能战之士!
     殇的骑兵自不用说,那近三千余人,皆是原来各率中的好汉子。
     这也是自己顶着那些往日兄弟的咒骂,一声不吭的原因。
     大丈夫,得能屈能伸!
     等自己将来完成弘愿,便为他们立坛施法超度,相信他们会在阴兵那边理解自己的苦衷。
     蒲山公营的旗帜,李密也不再加以改变。
     经过和殇私下里商议,两人取得了一致。
     以后,这支以李密为主的大军,就叫“蒲山公军”。
     李密,也有了一个号。
     魏公!
     为什么取这么一个号?
     原来,李密的太爷李弼,当年因功被北周皇帝追封为魏国公。
     自称魏公,也就算是继承了祖尊的爵位,表明了出身。
     接下来,李密对蒲山公军进行了如下整顿。
     一是重新编伍。
     对于这时候还缺乏投附官军势力的蒲山公营,充其量还是草寇。
     唯一算得上有点正规军模样的,就是殇手下的那两千来人。
     就这两千来人,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已经绝对抵得上三万农民军了。
     无他,有军纪、有训练的官军,在实力上是碾压一盘散沙、胡冲乱打的农民军的。
     所以,李密和殇商议,就以殇骑为基层架子兵,开始重新编组队伍。
    喜欢。
  

第72章 虎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