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 风暴[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统统转到了内府局。
     长秋监下面,有尚食、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六个局。
     内府局,具体负责的全是阉人,主要由内谒者监常德、内谒者王忠、许宝儿。
     他们便是具体负责皇室府库、宝藏、隋通钱柜、隋通船运筹款、运作的皇家部门。
     后来,太府寺与长秋监合二为一,成立了庞大的内库府,直接由萧皇后独立掌控。
     隋通钱柜办得越来越大,进入皇室内府库的钱财越来越多,这个原来长秋监里最不起眼的仓库保管小部门,现在可就一下子显赫了起来。
     常德,内司库大太监等,因隋通船运,再次让他们红得发紫起来。
     现在谁都知道,内库府,这是个聚宝盆单位!
     隋通船队的实体,其实就是变种的粟末地内河军一部。
     骨干力量,就是粟末地商业物流船队,具体负责的人是刘子威旗下的阿力根。
     阿力根,是阿布契郎——阿布——杨子灿的发小之一。
     他,还是阿珲骨的孙子,是阿德里的大儿子,是阿古达哥的大哥,是赛雅的大哥。
     阿力根一直踏踏实实,默默无闻。
     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粟末地的商队走南闯北。
     后,随着隋朝大运河的建造完成,自粟末地成立船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跟着跑船。
     他从进货、出货的小伙计开始做起,慢慢做了仓管、帐台,再然后做船队舵工、舵长,最后就做到了船队的总管、财副、副船主、船主!
     现在,便成了隋通船运的大掌柜!
     同时,也是粟末第一内河军、少将师长为刘子威旗下的第一旅旅长。
     他的职业经历,就是一个草根职位一步步升起的奋斗史。
     不像他的弟弟阿古达哥,不像他的发小阿布契郎、阿库度琦、胡图鲁、阿克泰弟、其本哈根、阿恰克图、娥渡丽等,起点都那么高!
     他,喜欢从零开始。
     慢慢学,慢慢积累,慢慢长进。
     因为他觉得,自己比较笨!
     可事实证明,笨人往往干大事。
     隋通船队,非他莫属!
     这是粟末地商行,对于提供商船、提供水手、提供伙计、提供商路、降低股份的唯一条件。
     现在,阿力根的隋通船队,大小船只五千四百二十余艘,共分十路,正在大运河南北航线、各郡大水流上繁忙奔忙。
     十天前,他从洛阳新潭码头装船出发,一路来到了清河郡的郡置贝城。
     这一次,阿力根亲自带队,准备将这些因为谣谶而被捕的囚犯,送往天津海港。
     总共大河船两百七十艘,小船和护卫战船五十九艘,绝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子和孩子。
     总数,大约运送五千余人。
     这支打着隋通船运旗号的船队,武装护卫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有一艘退役的三牙楼船,三艘翻修的旧蒙冲,十五艘走舸、游艇。
     其上,多为当年西征、东征、北巡中,受伤后还有战斗力的立功老军士。
     比如腿脚受伤的弓手,面部被毁的刀盾手,已及来护儿水军中因为年纪淘汰下来的老水手……
     当然,更多是扮做新召入护卫队的那些粟末内河水军官兵,以及混入其中的搜影、灰影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些贝城码头的舟楫尉走了?”
     阿力根坐在三牙的旧楼船官室里,正借着窗口斜射的夕阳光给阿布写信报。
     门帘一挑,见王铁锤走了进来,他便问。
     “禀船主,刚刚他们查验画押完毕,再送了些东西,高高兴兴地走了!”
     王铁锤自从跟着程知节进入到东北,便被安排进入学校一年,然后又被选入粟末地水师学院学了一年。
     现在,已经毕业的他,被阿力根选中当了副官。
     “说了多少次了,叫我哥,咋就不听呢?”
     阿力根很喜欢这个耿直却又勇敢的年轻学兵,常常把他当弟弟看待。
     “船主,这是咱们在执行任务,按制度必须得叫职务!”
     王铁锤黑红色的脸庞上,带着暖暖的笑意。
     “嗯,就你认真。”
     “对了,等会儿咱们去拜访杨会善大人,你把少帅给我们的那封信和礼物准备好,我把这个报告写完咱们就走!”
     “好的,船主,哦,哥!”
     说完,王铁锤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讪笑着出去了。
     运河上,现在也不安生。
     这段航道上,是山东匪贼窦建德出没的地方,阿力根很是小心。
     灰五手下的灰十八带领的灰影分队、柳絮手下的第三搜影大队第四分队队长王舰的国情猎手,已经早于船队三天之前被撒了出去。
     现在,可不是以前,即便有官兵维护、自家武装护送,也不一定能安安全全的顺利达到目的港天津。
     按照搜影和灰影的情报简报,最近窦建德的乱匪在高鸡泊异常活跃,已经打下了饶阳等地,其众数十万。
     这次去拜访清河通守杨会善,主要是拜拜山门,关键时刻,还需要人家施以援手。
     有隋通船运皇家的旗号,以及自家主帅的信函,这位清河地面上的军政一把手,应该给点面子吧!
     ……
     一会儿,王铁锤进来,说准备好了。
     阿力根封装好汇报密信,辗转跳到搜影的小船上找到灰影联络信使,亲手将信交给他们。
     回到楼船上,他交代好负责警戒的手下,便带着王铁锤离开船队码头,向清河郡郡置大城贝城走去。
     贝城因运河而兴,也依运河而建。
     不得不说,这是一座异常繁华壮丽的码头大城。
     为了抵御接连的河潮泛滥,所以全是用厚重的麻石而筑,非常高阔坚固。
     城前,是大运河高大结实的堤岸,堤上是最常见的绿油油、随风飘摇的榆树、杨树、柳树、杏树。
     两岸的古塔寺庙,掩映在树梢林隙之间,若影若现、
     码头上通往贝城的大道上,车来车往、人群不息。
     船,货,牲口,人;吆喝声,流水声,帆动声,牛鸣声……
     上船的,下船的;来船的,走船的;客船、货船,战船……
     一片繁华盛世景象。
     这地方,属于河北平原地带,水网密布,土地丰饶。
     盛产小麦、谷子、大豆,是个不大不小的百姓粮仓。
     除了主粮之外,人们还广植桑麻,养蚕织丝,有“天下北库”之称。
     从贝州城外运河岸堤上远望,果然是遍地麻田桑林的景象。
     此外,清河郡的羊毛制品,可是这时候最驰名的商品。
     风吹马尾千条线,雨打羊毛一片毡!
     清河郡的毡帽、毡靴,可是隋军中的上好军品。
     清河郡辖属八县,据说有近有万户人口,是典型人多财丰的富足上郡。
     着名的清河八大姓氏望族——张、崔、房、傅、贝、赐、汲、革,就生活在这片地方上。
     对,房乔玄龄就出自清河的房氏。
     而贝州城,做为郡置所在,自是一等一的繁华所在。
     真是那首诗说的:
     “泛舟大河里,积水天无涯。天波忽开坼,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喜欢。
  

第6章 风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