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2章 貂裘不觉太原寒[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东、河南之地,匪情虽不再险恶,然其软服之势已然不在,对抗之志日见坚决。”
     “其中,难说没有王世充等江南剿匪手段无信、酷烈、残忍之遗祸!”
     “这死的,可全是我大隋之民也!”
     “民不存几,国何以盛?”
     杨智积说到此处,竟有哽咽之声。
     阿布听到此处,心下也是悲愤和失望,但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出手轻轻拍拍这个已至暮年的宗室智者的脊背,让其舒缓心气。
     “当今之世,唯有戒急戒躁,稳推国策,继续行疏解流民、围堰匪区、与民生息之策,方得治之。”
     “子灿儿,小辈中你乃翘楚,很有乃舅公之风。”
     “然朝堂已非当年之情,阿谀、贪鄙、奸滑、阴险之辈,多占高位近臣。”
     “是故,若能不去南边,便设法尽量莫去。守大兴,护洛阳,才是我大隋国祚永续之根本,守得皇太孙安,国可有望……”
     说到此处,老人泪水纵横,竟不能言。
     智者,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大隋的巨大危机!
     今日,能对一个年轻小辈如此掏心掏肺,可见对杨子灿之看重,也是与王蔻、大屋作之间的深情厚谊。
     “要小心那几个中枢大人物,有人正在向皇帝说你和你爹的坏话。”
     “唉,人都说出头的椽子先烂,可生在帝王之家,有时候不出头也不行啊,毕竟这房子倒了,片瓦不剩!”
     “你外公,也是,也是……”
     话未说完,便闭口不言。
     “舅舅,外甥晓得了!你放心吧!”
     “您这里,如有险恶变化,可带齐家眷,速速进入白道城中找阿古达哥!”
     “他是我老家至亲之人!”
     “我对此事,早已有妥当安排!至于京师中的家人,有我,必定能保得周全!”
     “您老且在此安居!”
     阿布安慰杨积善道。
     杨积善听罢,点头。
     话已至此,两人便不再谈国事密辛。
     倒是阿布,主动又问了好多关于舅公杨爽的事情,以及阿妈王家与杨家的秘密纠葛往事。
     杨智积于是边喝酒吃菜,边将那个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向阿布讲来。
     阿布这次总算对外公、阿妈、及太原祁县王家之间的事有了清晰了解。
     末了,还把杨爽那个被流放儿子——亲舅舅的前后过往之事,说了个底掉。
     阿布听了,惊得半天没合拢嘴!
     靠!
     原来是他!
     吃过午食,大军重新上路,杨智积等定襄郡官员依依惜别。
     过三日,大军到达马邑郡城外宿营,阿布又与王仁恭、李靖等会。
     当夜,阿布与李靖、张出尘深夜长谈。
     次日,大军继续南下,一日后中午过楼烦关,入楼烦郡、太原郡。
     数日后,大军到达晋阳城外宿营。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天地间一片苍茫冷冽。
     太原留守杨侑、山西河东黜陟讨捕抚慰大使李渊、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等文武官员,打着大隋日月星团龙大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围观的老百姓,将道路两侧挤得水泄不通,他们自发地呼喊着。
     欢呼声,在大雪纷飞的背景下,既悠远,又振奋人心。
     “我皇万岁,王师大胜!”
     “王师凯旋,大隋万胜!”
     ……
     杨子灿自然不会以胜利之师行托大姿态,老远的就跳下马,向众人迎去。
     身后的众将,见自家大将军如此,也纷纷跳下战马,跟在杨子灿身后,步向迎接的众人。
     “王师大胜而归,大将军劳苦功高,孤代并州天下为大将军、众将士贺!”
     “饮胜!”
     皇太孙杨侑华服紫冠,穿着皇储的礼服,举酒相敬。
     施礼完毕的杨子灿的等,也都端着酒碗,齐声高呼:
     “为皇帝贺,为殿下贺!”
     说完,一饮而尽。
     这酒,是要一连喝上三大碗。
     喝完酒,便有当地缙绅乡老,提着竹篮盛着饭食,端着酒壶抬着大碗,给后边的军兵送吃喝。
     当然,这都是个仪式。
     主要犒军的如肉食、粮食、美酒、布帛等,都是装在车上交给主管的长史或参军就可以了。
     大部分将士,要能真正领略到地方上的敬意,都要等到扎营吃饭的时候。
     那,将是有一餐比以往更丰富的肉、酒、饭、菜等。
     和当初蔡王杨智积准备的流程一样,大军扎营造饭,主要将官们来旁边搭好的帐篷内吃酒说话。
     这一次,当然还是有特别的“雅间”,可要比杨智积准备的豪华多了。
     这太原“人”,有钱有权不是?!
     杨子灿、鱼俱罗、沈光等人,被邀请到雅间大帐内相聚。
     帐外大雪如席,帐内温暖如春。
     阿布等人,卸下盔甲,稍微梳洗一番,便带着满身的马汗骚气落席。
     杨侑居中,左手位置硬是被李渊强推着让杨子灿坐了,而李渊自己自然就坐在了杨侑的右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后,其他人按照官位、主宾的次序,一一坐下。
     几位位高权重者,都是熟人、亲人,朋友,自然简单寒暄一番就罢了。
     而桌子上的两位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以及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等,全都是新面孔。
     于是由李渊一一介绍,大家才开始相互认识。
     王威和高君雅,皆是武官,同为虎贲郎将。
     他们二人,是杨侑来太原担任留守时,广皇帝亲自给他挑选的左右护法,经验丰富且忠诚可靠。
     王威来自卫玄的右候卫,高俊雅来自来护儿的左翊卫,都曾随广皇帝征战多年,战功无数,深得器重。
     刘文静,近五十的人,却也是个的的确确的老帅哥,姿仪俊伟,干练精明。
     听底下人说,此人才干突出,有权谋且颇有治政之才。
     今日一见,果然是让人如沐春风,印象深刻。
     晋阳宫监裴寂,年龄和刘文静差不多,也软是个老而弥帅的人。
     只是相比于刘文静的阔朗机敏,此人倒是显得有些阴沉、稳重。
     阿布是个八面玲珑的货。
     不管是新老人物,都是以晚辈的口气与之结交。
     所以,当面对这些即将在大隋历史的天空之中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以礼相待,笑脸言谈。
     恰到好处、不露痕迹的吹捧,让众人都觉得杨子灿这家伙滑溜,是个混世之人。
     自然而然,这些人就对他在褒奖之余,心里便生出轻视和不屑。
     纨绔轻滑,不堪大用!
     对于这

第322章 貂裘不觉太原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