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0章 一场好宴[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介绍完毕,便都落座。
     阿布紧挨着杨玄感的左手坐下,杨玄感的右手边,却是李密。
     而王仲伯靠着阿布,赵怀义挨着李密。
     “来,为我们远道而来的灿哥儿,干一杯!”
     杨玄感提起杯子,说道。
     “多谢各位哥哥盛情,我就先干为敬!”
     说完,阿布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来,快来尝尝,这是黎阳有名的风干兔肉、卫河烧鸡!”
     杨玄感忙着给阿布布菜,十分热情。
     “积仁哥,你咋就知道我今日会来到黎阳城歇脚?”
     阿布边吃着地方美食,边好奇地问杨玄感。
     “是你们家悦来楼的五哥儿。”
     原来是灰五!
     “前几日,我不是赶回去京城,约人去了悦来楼吃酒,五哥儿招待得勤快,闲聊的时候,就说起你大概在这时候来京城!”
     “我估摸时间,就在这几日呢!”
     “果然,我在码头闲逛,就听到河防的人说,有塞外的商队遇到匪了,好在没事,人都安全!真是大幸!”
     “唉,你说这年月,怎么就突然匪患不靖呢!”
     杨玄感意有所指,但阿布却不能大发感慨,只能装傻!
     “就是一帮毛贼,不打紧,只是损失了些许财物,不打紧的!”
     “我在塞外,只听说现在东突厥、室韦和高句丽匪患闹得凶,实在没想到咱们大隋都这样!爹爹不是说咱们大隋海晏河清、夜不闭户的?”
     阿布装作诧异的说道。
     “嘿,那都是什么年月的事?现在这地面上,可不安生呢,灿哥儿进出要小心些!”
     王仲伯叹口气,好意提醒阿布道。
     “好,晓得了,哥哥们放心,我定会加倍小心的。”
     “不过几位哥哥,你们就不能发出大兵,把这些毛贼给剿了?就任由他们这般胡作非为?”
     阿布继续说孩子话。
     却全然不提,什么社会矛盾之类的深刻之论。
     不按套路出牌啊!
     “你这是小孩子想法,朝廷发兵剿匪,哪有那么容易。现在,也就是让地方的郡守们自己解决。不过,这土匪都是小股,来去如风,根本无法追到他们。”
     杨玄感笑着说道。
     “灿哥儿不知,这黎阳界上还算是太平的。我们也有派兵过去,但这土匪有好几处,到处流窜,剿了几次,也是没能抓住彼此手尾和踪影!”
     汲郡赞治赵怀义放下筷子,接口说道。
     本来,这黎阳附近的剿匪事宜,在朝廷没派专军来之前,都应该是他们的事情。
     郡守赞治,可不就是郡守的特别助理?!
     “唉,天下,这天下,安靖的日子不多了!”
     李密吃了口菜,幽幽地说道。
     这话一出,大家一阵沉默。
     阿布也不搭言,装傻。
     “来,来,喝酒,不谈这些乌七八糟的事!”
     杨玄感见场面有些冷,便又提起杯子。
     “灿哥儿常年在边塞,不了解内地情况,咱们就别提这些烦心事,来,咱们再来一杯,感谢感谢这两年灿哥儿免费请咱们吃的酒菜和火锅!”
     “你们还不知道吧,悦来楼,可是灿哥儿家的营生呢!”
     杨玄感有将话题绕道阿布身上。
     “对啊,我差点忘了这茬了,灿哥儿,多谢啦,你送的那些礼券和优惠,以及常备的包厢,可让哥哥们在东都和西京很有面子呢!”
     王伯仁像是突然想起这茬,忙说道。
     李密也是非常动容。
     悦来楼吃个饭,没什么,谁家还没那几贯钱?
     可是这悦来楼吧,还真的很特殊。
     一城一店,别无分号。
     特别是独创的铁锅炒菜、以及新近推出的辣油火锅,的确成为了东京都城里的一道风景。
     现在去吃个饭,没门道的人,还真的很难订到座。
     但悦来楼因为是阿布家的生意,对于老关系们照顾得很到位。
     不仅定期送上礼券,还会预留着一两个很上档次的包间,专门留给熟悉的亲朋。
     这让几家关系好的人家,感觉到很有面子。
     京城混,什么最重要?
     面子!
     大家一起干了第二杯酒。
     “啊,悦来楼是灿哥儿家的营生?真是好手段,有口皆碑啊!”
     赵怀义吃惊的赞道。
     “嘿嘿,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告诉你,你们可知道这铁锅炒菜和辣椒火锅,是谁发明的?”
     杨玄感得意地说道。
     “谁?难道是灿哥儿?”
     李密反应快,一看杨玄感的表情,立即猜到了真相。
     王伯仁和赵怀义更是吃惊,一起看向阿布。
     “惭愧,惭愧,让哥哥们见笑了。”
     “我这人吧,胸无大志,就喜欢种些田,研究一些吃食。”
     “偶尔的机会,一个极北之地的通古斯人商人,给我带过来一把圆圆小小的种子。”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竟然种出来这种辣辣的东西。我当时就是想,看能不能像生姜和黄芥末那样,可以当时当食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就发现,这东西,不仅能吃,还能在大冬天御寒。哥哥们知道,咱们粟末那地,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天雪地,这不正好能驱寒嘛!”
     “吃饭的时候,加一些,不仅能吃许多饭,还能出汗抵挡风寒!”
     “因为味道和花椒区别,辛辣,所以索性叫辣椒了”
     “至于铁锅炒菜,却是我们那儿铁多,于是我就想能不能用铁代替铜,那样做出来的锅就很耐用,不容易破损,还便宜。”
     “这不,后来才发现铁锅做菜还别有味道,再加上菜油、荤油,实在是很美味!能煮能炸能烹能炒!”
     ……
     阿布就像一个吃货,说起这些来滔滔不绝。
     一时之间,让大家不仅长了见识,而且为阿布的聪明才智大为感叹!
     这是个歪才啊!
     虽然纨绔了些,但能研究出这等前所未有的口腹东西,的的确确是能够载入历史的。
     青史,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再说了,普天之下,哪个人能不吃饭?
     民,以食为天!
     士大夫更是讲求,“食不厌细,脍不厌精”!
     杨子灿,开创饭食样式一代新风啊!
     什么是开天辟地的事,这就是啊!
     “灿哥儿,真是大才之人!”
     “别的不说,单就为我等爱好口腹之欲之人,创造如此炊具美味,功劳天大。哥哥们一定是要表示当面感谢的!”
     李密不期之间,突然知道了阿布竟然有如此之才,立马改了矜持的样子,高兴地说道。
     这刚才还叹息空生了一副好皮囊,不想这傻弟弟还有如此歪才。
     这实在是厉害了啊!
     立时,他便对阿布刮目相看,尤显敬重!
     李密往常结交看重之人,都是豪侠贤才、名士鸿儒。
     但是,对阿布这样的歪才奇才,也同样是相当看重。
     李密自视甚高,对敬仰者可不是一般的挑剔。
     但阿布,的确让他感到佩服!
     歪才也是才!
     更何况是创造一代饮食文化变革新风,更是难能可贵、与众不同!
     大才也!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郡长安县人。
     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

第230章 一场好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