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7章 我要的是平板玻璃[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天,阿布将给温璇的信和附带的东西,亲手交给车队并看着他们走远。
     胡图鲁走过来,在他耳边嘀咕了一句。
     “真的?”
     “嗯,按照你画的地图范围,阿里恰巴尔他们果真在咱们和突厥人交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面积巨大的半干涸的苦水湖。”
     “噢,那地方叫什么?”
     “叫查干布尔湖,好多人以为是盐湖,可是捞出来后发现根本不是盐,于是就没人关注了,一直在那儿荒废着。”
     “现在是谁的地方?”
     “三不管,因为那儿的水面不大,也不能饮用,草也长得古怪,所以还没发现谁在那儿管。周围四十里,没发现有人烟。”
     “阿里恰巴尔怎么说?”
     “他说,那就是天然苏打,一点都没错!”
     “好呀,太好了!”
     “对了,那石英、长石可否找到了?”
     “早就找到了。不是咱们从大隋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将报告送给你了?就在你书房的书几上,左边那一沓,最上边!”
     胡图鲁疑惑的解释道。
     “喔,你看我这……!”
     阿布一拍脑门,这才猛然想起的确是有这么回事情。
     可是,那份文件自己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呢!
     因为正赶上自己宝贝女儿出生,然后又做习惯了女儿奴,就把这事儿给彻底忘了。
     君王不早朝,自己懈怠了呀!
     但不管怎样,总算是一个好消息。
     阿布一拍手掌,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现在制造玻璃的四大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长石,已经被其全部备齐。
     “我的玻璃梦,终于看见了实现的曙光!”
     “走,咱们快去看看!”
     阿布跨上白兮,带着众人,急急向军营武器工坊的方向飞驰而去。
     杨柳湖七里远的粟末水西岸,是阿布的军队大本营,占地极广。
     四周,都用高高的木栅栏围着,四门上是望楼,四角上是高大的箭楼。
     全副武装的军士,来回在望楼和箭楼上走动警戒。
     对过牌符,阿布进入军营。
     巨大的全地形训练场上,有马军、步军在列队进行厮杀操练。还有一些新兵,在进行简单的身体训练。
     杀声震天,热闹非凡。
     但这一切,阿布都顾不上看看。
     他没有先去中军大帐,而是一路驰向朝西北角的军营武器工坊。
     玻璃的研制工坊,就设在武器工坊的一个隐蔽角落里,距离火药工坊很远,中间隔着一道小山梁。
     没有像火药工坊是在半山洞中,玻璃工坊完全是在一处平坦的洼地里,有一条水量不小的沟渠。
     这地方还是阿里恰巴尔自己挑的,也不懂他如此选择的缘故。
     到了作坊,热气扑面而来,就像陀太峪的炼铁坊。
     却听一阵惊呼声爆发出来。
     “出来了!”
     “出来了!”
     “这就是玻璃?呀!”
     ……
     阿布契郎跳下马,顾不得热浪逼人,冲进作坊的大门。
     里面的人看见阿布进来,忙闪开一道缝。
     阿里恰巴尔、申徒石和一帮料器工人正围着一个铁槽忙乎着,根本没看见进来的阿布。
     阿布边走边穿上厚实的牛皮围裙,还戴上了一个麻布口罩。
     因为个子高大,阿布能冒过众人的头顶往里里面看。
     只见红通通的一坨像稀泥巴一样的东西,正堆在铁槽的模具里。
     阿布早就告诉过他们,自己要的是又平又大的玻璃,看来他们准备用铁范来成型。
     铁槽下面也是烧着焦炭,估计是为了让铁范保持温度。
     然后,只见阿里恰巴尔和申徒石,带着厚厚的手套,一边一个,抬着一个细长的铁碌碡,沿着铁范的上沿来回滚动。
     那红堂堂的泥巴,不一时便被挤压成一张扁扁平平的饼。
     “难道这就是平板玻璃?”
     阿布心里惊叹道。
     铁槽又被慢慢的抬起,放在一边火势较弱的一个窑洞中……
     这时,终于腾出手来的申徒石跑过来。
     “军帅,您来了?”
     “嗯,听说你们的玻璃就要成功了,我很想亲自看看,现在这是?”
     “我们把提纯的苏打粉、石灰粉、石英粉、硬石膏粉按照阿里恰巴尔的配方,放在咱们特制的加了高岭土的坩埚中融化,然后就烧出来了现在这东西。”
     “那铁范,也是我们反复试验后可以加热的一个箱模。”
     “阿里恰巴尔说,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因为玻璃降温速度过快,发脆易碎。”
     “只是这个擀面杖干玻璃的方法,以后还需要改进,看能不能变成水力带动。”
     申屠石详细解释了整个工艺。
     “你们的想法非常好!”
     “以后,如果真的能将我想要的纯净、透明、平整的玻璃研制出来,那肯定要大规模生产,那到时候,这种靠人工的方法,就跟不上需要了!”
     阿布对申徒石他们这种长远的考虑,非常赞赏。
     只是,要等待玻璃冷却,检验是否成功,还需要好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阿布让阿尔恰巴尔先在退火窑那儿守着,自己带着申徒石来到旁边的研究室。
     “石头哥,你知道锡吗?”
     申徒石是司徒友明的侄子,很小就被司徒友明带着逃亡到粟末地。因为比阿布大几岁,所以阿布契郎常喊这个师兄叫石头哥。
     “锡金?我知道啊,那可是铸造铜器、钱币必不可少的东西,大家喝酒的锡壶,不就是它铸造的么?”
     “啊呀,我把这个忘记了,看我这脑瓜!”
     阿布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锡,可不就是现在最大的金属原料用品之一么?
     “你问它干什么?”
     申徒石惊奇地问。
     “石头哥,这锡是不是很容易融化?”
     阿布先没回答申徒石的问题,而是继续问他自己关心的问题。
     “是啊,它可是最容易烧融的五金了。”
     “这冶炼的火色,依温度由低到高,先后分为暗赤色、赤色、橙色、黄色、白色、青色、蓝色、紫色、无色,锡只到赤色就可变成锡水。”
     “其他四金,金银铜铁,若单独熔炼,火色最低的也要到白色!“
     “啊呀,石头哥,这火的颜色还有这么多讲究?”
     “当然了,你以为冶炼能是简单的事情?”
     “我听说咱们陀太峪基地的冶铁场,火的颜色也最多能到青色。可如果想要炼出更好的铁,还需将火色提高,至少是紫色才好!”
     “啊,那能达到吗?”
     阿布怀疑地问。
     没有纯氧、电极、催化剂助燃加热,能达到多高温度?
     “听叔叔说,在春秋时期,有做剑的高人达到过五色之镜。”
     “说是要加入一些特别的掺料,甚至有传说在关键之时,要有人跳入冶炉做引,让温度瞬间达到最高,也就炼出了绝世好铁。”
     人命做引?
     阿布一阵恶寒。
     “可惜,这些方子,到那秦汉之时,便失传了!也只有这计数温度的焰色之法,却是流传下来了!”
     申徒石不无遗憾的说道。
     是啊,大一统的坏处,就是让中华百家争鸣之精华,大部消散遗失。
     这是大中国一次多么惨重的科技文化损失!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第107章 我要的是平板玻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