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语气恭敬却带着熟稔:“小王爷,我二人已用好了,您慢用!卑职这就到门口候着!”
吴天翊随意摆了摆手,指尖还捏着半块未吃完的糕点:“去吧,警醒些!”
两人应声退下,轻手轻脚地带上阁门,守在廊下。
门内,吴天翊放下糕点,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衣香鬓影的热闹景象,眼底的笑意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沉静 —— 好戏,才刚开场呢!
楼下的诗会已到了最热闹的时辰。正中的高台上,几位大儒端坐案后,手里捧着一卷卷诗笺,时而颔首,时而蹙眉,偶尔点评一句,便引得周遭一片附和。
台下的才子们按捺不住,纷纷捧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上前,或吟或诵,声音里满是期待与忐忑。
“诸位请看晚生这阕《熙乾雅化吟》!” 一个身着宝蓝锦袍的青年大步上前,正是号称邵明城第一才子的柳文昭。他手持折扇轻摇,朗声道:“‘紫宸殿上日光融,万国车书一轨同。河清海晏民安乐,共沐尧天舜日中。 此乃晚生感怀我大乾四海升平所作,还望诸位前辈斧正!”
这阕词辞藻华丽,通篇尽是歌功颂德之语,恰好挠中了在场不少人的痒处。
几位老儒当即抚掌赞叹:“陈公子好笔力!‘河清海晏四字,道尽盛世气象啊!” 周遭的才子贵女们更是纷纷叫好,掌声雷动,把气氛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紧接着,又有位白面书生献上一首《兰亭雅集》,诗中 “画舫凌波摇碎影,文星聚首赋新篇” 两句,将诗会的热闹与风雅描摹得淋漓尽致,也博得了满堂彩。
轮到邵明城有名的才女苏婉清时,她纤手轻捻丝帕,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缠绵,轻声吟道:“‘金钗斜坠鬓云松,玉漏迢迢烛影红。锦帐春寒留醉梦,罗衣香暖忆惊鸿。”
这几句词藻绮丽,将闺中思慕写得婉转悱恻 —— 金钗、玉漏、锦帐、罗衣,字字珠玑,却无半分俗艳,反倒透着几分 “一寸相思千万绪” 的细腻。
虽通篇写男女情爱,却不见露骨之语,只以 “醉梦”“惊鸿” 暗喻相逢与眷恋,遣词造句颇见功力。
几位老儒虽仍觉题材偏于闺阁,不如 “文以载道” 那般厚重,却也忍不住点头 —— 单论笔墨精巧,这苏婉清的确配得上 “才女” 之名。
台下的贵女们更是听得入神,有人悄悄红了脸颊,显然被词中情意触动!
连几位年轻才子也暗自赞叹,觉得这般风月笔墨,比陈文昭那类颂歌多了几分活色生香的灵气。
唯有沈砚秋捻须沉吟,望着苏婉清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惋惜 —— 这姑娘有才情,可惜眼界只困于深闺绣楼,若能多几分家国气象,怕是能走得更远!
就在这此起彼伏的吟咏声中,不知是谁突然高声喊道:“方才燕藩世子驾临,真是让我诗会蓬荜生辉!世子爷少年英雄,守境有功,想必于诗词一道也有涉猎吧?”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正是!陈公子有《熙乾雅化吟》,何不让世子爷也以‘盛世为题,作一首词来?”
更有人紧跟着起哄:“既是兰亭诗会,不若再赋一首描摹今日盛况的诗,让我等开开眼界!”
这话看似推崇,实则藏着满满的恶意!
场中不少才子的目光都瞟向二楼听涛阁的方向,眼底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 谁让这吴天翊生得一副好皮囊,刚一露面就把所有贵女的目光都吸了去?
那些原本想借诗会觅得佳偶的才子,此刻看着自家心上人频频抬头望楼,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气。
打?他们自然打不过这位北境来的少年将军。论样貌?更是被衬得像路边的枯柴!
可论起诗词文墨,他们浸淫了数十年,难道还比不过一个只知弓马的武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他们看来,这吴天翊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是借着燕藩的名头故作文雅,真要让他临场作诗,保管会露怯出丑,到时候看那些贵女们还会不会这般痴迷!
连陈文昭都放下折扇,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 —— 他倒要看看,这北境来的 “草包世子”,如何接下这两题!
此时,就连身在东侧雅阁的昭华长公主也支着窗棂望过来,凤眸里带着几分好奇的期待。
那些早已被吴天翊风姿牵动春心的闺中小姐们更是按捺不住,纷纷踮脚望向二楼听涛阁,袖中的帕子绞了又绞,生怕错过半点动静。
此时立于楼阁上的吴天翊,身姿挺拔如松,一袭月白锦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若与这春日湖光融为一体,周身散发着清风淡雅的气质。
他微微一蹙眉,剑眉紧蹙间,似是将天下的忧患都纳入了这小小的眉间褶皱,脑海中万千思绪翻涌,恰似北境那呼啸而过、裹挟着沙石的狂风!
没多久,他忽然抬起头,目光仿若穿透了眼前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直直望向遥远的边关与朝堂深处。
清朗的声音自他口中传出:“汉家烟尘在西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他的声音仿若带着魔力,起初如潺潺溪流,平缓地叙述着出征的意气风发,随着诗句推进,语调逐渐激昂,像汹涌的浪潮拍打着礁石,将战场的残酷、将领的骄奢与士兵的无奈一一展现。
那一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更是如洪钟鸣响,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间,让听闻者无不为之动容。
表面上,当下大乾似是一派太平盛世,可吴天翊深知,这正如诗中所写,边关战火未息,内部隐患重重,朝堂之上有曹进忠这样的阉人弄权,边塞又有敌军虎视眈眈,盛世之下,实则暗潮涌动 ……
喜欢。
第367章 听涛阁密嘱传烟火,烟雨楼诗会起风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