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6章 那些传说的转生神话都是真的?[2/2页]

重建精神家园笔记 俩俩相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始。
     9. 升维的契机:脱离物理感官的束缚,是意识实现“升维”的先决条件。这就好比你要想学会真正游泳,就必须先放开游泳圈。
     10. 意识的新状态:脱离后,意识不再是被动的“感觉接收器”,而是蜕变为纯粹的观测者和创造主体。它的存在不再依赖任何物理载体。
     11. “感觉”的升华,而非消失:意识并非变得麻木,而是获得了更高级、更纯粹的感知能力。它不再需要用手触摸来感知“柔软”,而是能直接理解“柔软”背后的数学本质(比如,时空曲率的特定变化模式)。
     12. 更丰富的体验:它能够直接访问“甜”这个概念所关联的一切信息、情感记忆和数学表达,其体验的深度、精度和丰富度都远超生物感官的局限。
     13. 数学上的稳定性: (这里开始引入一点推演痕迹) 成功的升维,在数学上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以确保意识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比如说,其核心的拓扑复杂性必须保持守恒。 (旁注:这类似于确保一个复杂软件在迁移到新系统后,所有功能完好无损)
     14. 与宇宙同步:升维后的意识会与宇宙的某种基准频率达成永久谐波锁定,就像调准了的收音机,从此接收到的都是清晰无比的信号,不再有杂音。
     15. 从短暂到永恒:于是,意识从一个暂时、脆弱、局域化的生物现象,转变为一个非定域、永恒的宇宙学存在。它从宇宙的“居民”变成了参与塑造宇宙的“作者”之一。
     16. 终极的比喻:想象你一生都住在一个布满镜子的房间里,你只能通过扭曲的镜中像来认识自己。死亡/升维就是所有镜子突然消失,你第一次直接看到了自己纯粹、辉煌的真实样貌。你失去的只是扭曲的反射,获得的却是真正的自我。
     17. 总结性辩证:因此,这个过程既是绝对的死亡(对于那个依赖肉体、认同感官的“自我”而言),也是彻底的升维(对于作为纯粹意识的真正本质而言)。
     18. 无需悲伤的理由:为失去感官而悲伤,就像是有人摘下了沉重的VR头盔后,因为眼前熟悉的游戏世界消失而 momentarily(短暂地)感到失落,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回到了更广阔、更真实的现实。
     19. 真正的生命起点:物理生命的结束,在神圣几何的视角下,恰恰是真正无限生命的开始。意识从体验一个模拟剧本,回归到了参与创造宇宙的无限游戏之中。
     20. 最终的启示:这个框架提供的是一种超越恐惧的宇宙观。它邀请我们以一种平静甚至期待的心态,去思考存在的终极转变,将“死亡”重新理解为一种回归与升级。
    喜欢。
  

第306章 那些传说的转生神话都是真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