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让他犹豫了。
只要林知夏和她那几个同伴尚在人间,即使押着蔡阳到汴京,他也难逃一死。
但若就此逃走,他又不甘心。
与他相反,此时龚盛已经打定主意,要再做一回墙头草,向这位钦使大人揭发楚亦。
一行人从主街道穿过,北地的百姓双手塞在袖中,拢在身前看着这支威严的队伍。
杏林药堂的小药童也混在人群中。
在距离府衙还有三里地时,一名衙役紧张地跑进府衙,示意这场大扫除收尾。
一名男仆役还在擦着廊下的圆柱,就被衙役拖走。
男子吓个半死,待看到地牢入口,连忙出声求饶,结果一进去,就发现府衙所有的仆役杂工都聚在这里。
地牢已经快没地方站了。
楚亦认为,这些杂役目不识丁,即使嘱咐过,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表情。
林知行很有可能因为杂役一句无心的话,而发现林知夏的存在,所以,干脆让人把这些奴才杂役先关起来。
“别嚎,在这待一会儿,一会儿就放了你们。”
衙役巡查一圈确认无误,才返回府衙门口,低声对门口的官员道:“妥了!”
话音未落,使臣队伍已出现在街口。
府衙门前,众官员肃立恭候。
陆启和林知行二人并肩而入,即使那些人被嘱咐过,已有克制,但林知行还是从少数人眼里看到好奇探究之色。
他其实很不习惯被这样注视,下意识地总想躲开目光,这与林知夏自信从容的状态完全不同。
龚盛拿出准备好的公文给陆启过目,郑威也将士兵训练纲程拿出来。
而蔡阳身为河北安抚使,咸州的最高指挥,他的缺席必须要有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龚盛提到蔡阳被刺杀一事,同时,将育佛堂的卷宗一并呈上。
刺客都是育佛堂的受害者,这两件事分不开。
陆启身负皇命,对蔡阳这等重臣的伤情,自当亲往探视。
楚亦表面配合,实则早已命人将蔡府内外打点妥当,横竖蔡阳此刻“重伤不醒”。
得知要去蔡府,林知行以身体不适不由,先去了驿站歇息。
大人物离开后,整个衙门顿时喧闹起来,众人议论纷纷,话题尽是使臣与那位林公子的关系,甚至有人猜疑这位林大人就是林知夏本人。
罗昭在衙门留有眼线。
虽然他人已经不在了,但那人还是将消息送到了杏林药堂。
此时,毕思方正帮着杏林药堂的秦大夫调制解药,那名制毒的老道是个游方道士,无处可寻,只得另找他法。
得到消息后,毕思方守在驿站外,眼见林知行从马车下来,亦震惊得半晌未能回神。
他看着林知行与禁军说话,确定此人绝非林知夏,毕竟此时她还余毒未清,双耳失聪。
确认这点后,毕思方再不耽误,趁着夜色徒步往枣子村赶。
陆启从蔡府回来,说起蔡阳的状态。
蔡府表现看起来平静无波,陆启还是发现了端倪。
他正准备跟林知行探讨一下,城门禁军突然闯入,似有急报要呈予陆启。
知府龚盛刚到驿站门口,见那禁军神情严峻,连忙吩咐轿夫不要停留,并让属下去城门打探。
喜欢。
第239章 打扫卫生,迎接巡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