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6章 奇珍入匣引客来,方圆之间藏古今[1/2页]

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 逸辰公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说,之前的建筑、戏曲、茶道,展现的是青瑶山庄在“文化”与“艺术”层面的极致追求。那么,“钱庄”与“货币”,这个听起来就充满了“经济”与“秩序”意味的词汇,又会以怎样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呈现?
     刘楚看着那位经济学教授眼中闪烁的、近乎于“见猎心喜”的光芒,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微笑。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他站起身,再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诸位先生,请随我来。”
     一行人离开了那座余音绕梁的听泉轩,重新汇入瓮城中央广场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广场另一侧,那座门前蹲踞着两尊石狮子,门楣上挂着“天下钱庄”烫金牌匾的建筑。
     还未走近,一股比听泉轩更为热烈、也更为“接地气”的喧嚣,便扑面而来。
     只见那钱庄朱漆大门之外,竟早已排起了数条蜿蜒的长龙。游客们脸上都带着一种新奇又兴奋的表情,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嘈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哎,前面的快点啊!我儿子还等着拿铜钱去买糖画呢!”
     “你们说,这银锭子做得跟真的一样,待会儿花出去的时候,会不会有点舍不得啊?”
     “舍不得啥?我刚才看有人发朋友圈,说拿着银子去听泉轩喝茶,那感觉,才叫一个地道!咱也得体验一把!”
     “我就不一样了,我准备换个十两的银锭,啥也不干,就带回去当个镇纸,多有排面!”
     这幅充满了市井气息的、热闹非凡的排队景象,让刚刚还沉浸在阳春白雪中的专家们,都感到了一丝新奇。
     “刘园长,您这‘钱庄的生意,可比我想象的还要火爆啊。”一位社会学专家笑着感叹道,“用这种方式来引导消费,构建园区内的经济微循环,高明,实在是高明。它把消费行为,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然而,建筑学泰斗何镜山的目光,却早已越过了拥挤的人群,落在了那座钱庄的建筑本体之上。
     他看得极为专注,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又微微蹙起,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奇怪……”他喃喃自语,“这建筑……有点意思。”
     李敬同教授也看出了些许门道,他扶了扶眼镜,接口道:“何老,您也看出来了?这建筑的风格,与刚才的听泉轩,似乎……不是一个路数啊。”
     “何止不是一个路数。”何镜山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叹,“听泉轩,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讲究的是一个清雅秀丽。而眼前这座钱庄……”
     他伸出手,虚虚地勾勒着钱庄那更为雄壮、也更为繁复的屋顶轮廓。
     “你们看它的屋顶,是重檐歇山顶,这在古代是等级极高的规制。再看它的斗拱,铺作层数繁多,形制也更为复杂,还有这门窗之上精美的雕花……这分明是宋代《营造法式》里的官式做法,讲究的是一个‘繁复与‘华丽!”
     “将一座宋制的官式建筑,与一群徽派的民居放在同一个广场上……”一位年轻的建筑学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在设计上,不会显得有些突兀吗?”
     “这便是它最高明的地方!”何镜山眼中精光一闪,语气中充满了欣赏,“你们看,它虽然风格不同,但在体量、色彩,乃至于屋檐的高度上,都与周围的建筑,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和谐。它突出,却不突兀;华丽,却不张扬。就像一位穿着锦袍的富商,偶然走入了一群穿着布衣的文人雅集,你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与众不同,却又不会觉得他格格不入。这种‘和而不同的设计,才是真正的大师手笔啊!”
     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周围的专家们都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青瑶山庄那位神秘的“总设计师”,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眼看正门人潮汹涌,刘楚并没有带专家们去排队,而是引领着他们,绕到了钱庄的侧面,推开了一扇毫不起眼的、供工作人员出入的木门。
     “诸位先生,里面请。”
     门后,是一条幽静的青石板小径。门一关上,外界的喧嚣便被彻底隔绝。
     穿过小径,眼前豁然开朗。
     “嗬……”

第466章 奇珍入匣引客来,方圆之间藏古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