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继续阅读!
     王镜挑眉:“哦?那是为了什么?”
     乌洛兰咬了咬牙,终于低声道:“那些兵器,是为了南匈奴内部的事。我要杀了单于呼厨泉,逼他退位,让我来掌权。这跟大汉没关系,更不算叛乱!”
     她抬头看向王镜,眼神诚恳。
     王镜静静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片刻后,她忽然笑了:“有意思。”
     “你想当单于?”
     乌洛兰直视着她,毫不避讳:“是。”
     她碧绿的眼眸里翻涌着野心的火焰。
     “我想称王,便一定能成。”
     “我同样是长生天的孩子,凭什么不能做匈奴的王?”
     王镜静静看着她,唇角微扬。
     乌洛兰继续道:“我要积蓄实力,杀了呼厨泉,自己当王!我要统一南匈奴各部,让所有部落都臣服在我的马蹄之下!”
     她不是空谈野心的人——乌洛兰本是南匈奴显贵之后,左贤王去卑的女儿。
     可她从不甘只顶着“左贤王之女”的头衔。
     匈奴历史上本就不缺女子当家的先例,凭什么要屈居男性贵族之下?
     她自幼精通骑射,熟读兵法,比匈奴男子更善战。
     父亲去卑性情软弱,她便借着左贤王的权势,不动声色地接触家族掌控的武器、粮饷,暗中拉拢父亲麾下的亲信将领,一点点织就属于自己的势力网。
     甚至秘密训练了一支精锐骑兵,唤作“赤翎军”,成员皆是女子战士与底层牧民,个个悍不畏死,只待时机成熟,便要突袭西河郡的单于王庭,刺杀呼厨泉,逼迫他退位。
     南匈奴的境况本就复杂。
     内迁的部众渐渐放下牧鞭,学着耕种,半农半牧的日子让他们与汉人经济缠得越来越紧,可仍有部落守着游牧的老规矩;
     贵族与平民的鸿沟越来越深,亲汉派与独立派更是斗得你死我活。
     当今单于呼厨泉便是独立派的头目,总嚷嚷着要恢复匈奴往日的荣光,把乌洛兰这样主张亲近汉人的都视作叛徒。
     可乌洛兰的亲汉,从不是盲目依附。
     她跟着父亲去过并州的汉人城镇,亲眼见过那里的农民守着田亩安居乐业,孩童坐在学堂里念书识字。
     对比匈奴部落的漂泊不定,还有那些因仇杀、冲突死去的人,她心里早有了定论。
     匈奴人也能那样活。不必靠劫掠,不必怕饥寒,只要停止内斗,学着耕种、贸易,照样能过上安稳日子。
     她的野心,从来都系着这样的理想。
     “我要的不是权力本身,是终结这乱世。”
     乌洛兰的声音沉了沉,“短暂的战争,总好过永久的厮杀。杀一个人能救一百个人,这刀我就敢提。”
     她会镇压叛乱的部落,会处决顽固的贵族,却绝不会动平民分毫。这便是她的手段,用雷霆之势统一天下,再铺就一条安稳的路。
     …
     王镜听至此,心中陡然一动。
     “你倒是看得透彻……”
     这想法,竟与自己如此契合。或许她们本就是一类人。
     她望着乌洛兰那双燃烧着野心与理想的绿眸,像是看到了另一个角度的自己。
     王镜目光灼灼:“你要以暴制恶,终结匈奴的内斗;我要平定四方,让大汉疆域再无兵戈。手段或有不同,心之所向,却是一样的安稳太平。”
     “你说要铺就安稳的路,可这条路,凭你一人之力,太难走了。呼厨泉背后的势力,那些盘根错节的旧贵族,还有草原上积习已久的纷争……没有外力相助,你纵有赤翎军,怕是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可能功败垂成。”
     乌洛兰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王镜的话戳中了她最深的隐忧。
     “但我可以帮你。”
     乌洛兰一怔,随即眯起眼睛:“条件?”
     “我帮你扫清障碍,助你登上那个位置,不是为了南匈奴,而是为了我大汉的边境安宁,为了让你承诺的安稳,能真正落在汉匈百姓身上。”
     王镜看着乌洛兰眼中燃起的光亮,补充道:“你说得对,短暂的战争能终结永久的厮杀。扶持你,让南匈奴彻底归附,融入中原,于你,是实现理想的捷径;于我,是一劳永逸解决边患的良策。你我联手,既成全你,也成全我,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乱世之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乌洛兰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我答应你。”
     她伸出手,与王镜击掌为誓。
     那一刻,囚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不同。两个站在不同立场、却有着相似灵魂的女子,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共鸣。
     王镜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乌洛兰的刚烈、清醒与那份藏在野心之下的悲悯,正是她需要的。
     扶持这样一个人,既是在帮她完成匈奴的统一与汉化,也是在帮自己,为大汉的长治久安,添上最坚实的一块砖。
    喜欢。
  

第308章 匈奴的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