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心思!”
一番话下来,殿中群臣纷纷附和,看向老御史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不以为然。
老御史张了张嘴,想再争辩,却见满朝文武多是支持王镜的神色,显然人心所向,自己再坚持下去,反倒成了众矢之的。他长叹一声,佝偻着背退回班列,终是作罢。殿内的争执声渐渐歇止,百官或激动、或疑虑、或暗含期待的目光齐齐落定,最终都汇向御座上的少年天子。
刘协垂眸静了片刻,方才缓缓抬眼,他脸上的犹疑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全然信赖的温和。
“方才众卿所言,句句不离万民所请,可这天下人感念的功绩,归根结底,都系于王卿一身啊。”
说罢,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尊敬,像是仰望一座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山岳;又有少年人对长辈般的孺慕,仿佛在她面前,自己永远是那个需要庇护的孩子。
那双曾因颠沛流离而黯淡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像盛着两汪清澈的泉水,满满映着王镜的身影。
“朕……准奏。”刘协一字一顿地说完,没有丝毫停顿,便又看向王镜,语气里带着询问,却更像是一种确认,“只是不知,王卿以为如何?”
这一问,看似是君主征询臣子意见,实则殿内明眼人都能品出其中意味。
刘协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个皇帝,不过是个被扶持起来的傀儡,龙椅坐得稳不稳,全看阶下这位女子的心意。
这封王的旨意,与其说是他恩准,不如说是顺水推舟。
王镜的权势与威望,早已是凭实打实的功绩挣来的,即便没有他这句“准奏”,她要成为这天下第一位女亲王,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这天下的担子,也只有王镜能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封王之事,王镜筹备许久,怎会轻易推辞。只是这官场规矩,三辞三让必不可少
她神色不变,拱手道:“臣惶恐。北疆安定,乃将士用命、百姓齐心之功,臣不敢独揽。封王之请,万不敢受。”
第一辞。
三日后,朝会再开。
张辽出列,手持另一份奏表:“陛下!九霄雷骑全体将士联名上奏,请封靖国公为王!”
王镜依旧推辞:“臣年少德薄,封王恐难服众,请陛下收回成命。”
第二辞。
又三日,天子亲自下诏,言明王镜之功,当得起王爵之尊。
王镜跪接诏书,却仍坚持:“陛下厚爱,臣心领之。然封王非臣所愿,只愿为陛下守土安民,足矣。”
第三辞。
天子叹息,当庭道:“爱卿三辞,朕心甚慰。然北疆万民、军中将士、乃至朕心,皆望爱卿受此殊荣。若再推辞,岂不寒了天下人之心?”
王镜沉默良久,终于缓缓跪地,双手接过诏书:“臣……领旨谢恩。”
殿中钟鼓再鸣,礼官高唱:“即日起,晋靖国公王镜为靖王,加摄政王之尊,统摄军国重事——”
“臣等恭贺靖王殿下!”
满朝文武齐声恭贺,声音震彻大殿。
王镜手持诏书,目光扫过众人。
这一刻,她站在权力之巅向下望,执掌全局的摄政王,已非寻常藩王,而是真正的无冕之君。
喜欢。
第297章 亲王之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