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刘备心头一震,抬头看向王镜,见她眼中含笑,语气更加缓和。
     “走吧,我带你看看如今的南郑。”
     侍从推着轮椅,王镜走在刘备身侧,一行人缓缓穿过南郑城的街巷。
     秋日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往来如织。粮铺前,农人正将新收的稻谷装袋;铁匠铺里,工匠们打造着新式的农具;孩童们在巷口追逐嬉戏,笑声清脆。
     刘备看得怔然。
     他曾见过战乱中的城池,饥民遍地,尸骨横野,百姓眼中只有恐惧和麻木。可眼前的南郑,却仿佛从未经历过战火。
     刘备还注意到,沿途百姓见到王镜,无不恭敬行礼,眼中满是敬仰。这种威望,甚至超过了昔日的张鲁。
     刘备由衷赞叹:“主公治理有方,实乃百姓之福。”
     王镜摇头:“非我一人之功。张鲁本就施仁政,我只是稍加改良。”
     随后,她望向远处天际,缓缓开口:“玄德,我观你与张鲁,虽出身、经历不同,但都心怀仁政,体恤百姓。待你伤愈,我打算让你与张鲁共治汉中,加封你为汉中太守,不知意下如何?”
     刘备心头一热,几乎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王镜竟愿将新占之地托付于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颤声道:“主公……备何德何能……”
     王镜笑了笑:“玄德不必自谦。你能在褒斜道亲身涉险,已证明忠心与胆略。更何况,汉中需要你这样体恤百姓的人。”
     刘备愣神许久。
     往昔岁月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
     遥想当年,他出身织鞋贩履之家,借着黄巾起义的契机投身军旅,好不容易积攒了些许军功。原以为能谋得一官半职,却因囊中羞涩无力打点关系,最终只得了个微末小官。
     他本想兢兢业业,盼着升职加薪,可现实却残酷地击碎了他的幻想。朝廷一纸通告,竟要将所有靠军功获取的县级官位尽数罢免。只因那时朝廷财政亏空,急需腾出职位卖官鬻爵、敛财充库 。如此腐败之举,让草根出身的他毫无活路。盛怒之下,他鞭打了前来督办的官员,挂印而去,人生第一次仕途就此草草收场。
     此后,他带着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四处漂泊,辗转寻觅出路。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他投奔同窗公孙瓒,得以崭露头角。凭借讨董与平定黄巾之乱的功绩,刘备获得了官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始终在基层徘徊,麾下兵源不足千人,只能四处寄人篱下。
     那时的他常常含泪悲叹,天下之大,岂无容我刘备安身立命之所!
     直到人到中年,遇见了王镜——彼时还是一方州牧的她。
     王镜用人不疑、赏罚有度,一路扶持提拔,直至将汉中重镇交付于他。
     至此,这个漂泊半生的人,终于有了安稳的归处,找到了可以托付忠诚与抱负的主公……
     刘备眼眶微红,他深吸一口气,艰难地转身,朝着王镜深深一拜。
     “承蒙主公不弃,如此大恩,备粉身碎骨也难报!往后必当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王镜救了他的命,给了他尊严,甚至愿意将一方重镇交给他。这样的明主,他此生难遇第二次。
     得明主如此,夫复何求?
     轮椅碾过落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远处,南郑城的炊烟袅袅升起,安宁而祥和。
     刘备望着眼前的烟火人间,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他暗暗握紧双拳,心中已然立下誓言,定要倾尽全力,治理好这片土地。
     在这乱世之中,君臣相知,一路同行,倒也有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喜欢。
  

第194章 牧守汉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