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萨·汗将步枪砸在桌上,“他们想把波斯变成第二个阿富汗?告诉陈宏斌,磷酸盐矿可以合作开发,但联合帝国必须承认波斯对法尔斯省的主权,并且……”他指向地图上的波斯湾,“停止在巴士拉修建海军基地。”
伦敦唐宁街10号,亚瑟·贝尔福将印度帝国出兵波斯的报告扔给海军大臣费舍尔:“乔治五世这小子终于听话了。不过据情报,联合帝国的军情局正在煽动印度士兵哗变,就像1874年在阿富汗那样。”
费舍尔转动地球仪,指腹停在勒拿河:“首相,俄国爆发起义,联合帝国很可能趁机进军西伯利亚。我们的地中海舰队是否要北上支援?”
“支援?”贝尔福嗤笑,“让李光和尼古拉二世两败俱伤才好。通知印度首相乔治亚公爵,英国将‘象征性提供武器,但军费必须用印度的鸦片和棉花抵扣。”他望向窗外的泰晤士河,“另外,给周伯宜发电,就说英国‘支持南方党的和平主张,愿意在议会选举中提供‘资金支持。”
德里红堡的议事厅里,乔治五世看着英国发来的出兵命令,双手抖得几乎握不住诏书:“首相,乔治亚公爵,英国要我们出兵波斯东部,但联合帝国的陈宏斌特使刚送来密信,说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北方党就支持我夺回被英国控制的财政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印度首相乔治亚公爵整理着镶金边的礼服,银质勋章在灯光下闪烁:“陛下,1874年阿富汗的希尔·阿里汗就是因为同时得罪英俄,才被联合帝国趁机控制。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那该怎么办?”乔治五世声音颤抖。
“陛下,”外交大臣格伦维尔伯爵推了推单片眼镜,“我们可以‘象征性出兵边境,然后宣称‘遭遇联合帝国伏击,被迫撤退。这样既给了英国面子,又不得罪联合帝国。”
乔治五世瘫坐回王座,看着穹顶描绘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图,只觉得讽刺。1905年的印度帝国,就像风中残烛,在各大帝国的博弈中苟延残喘,连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都没有。
阿富汗喀布尔的巴格拉姆城堡里,呼罗珊自治区总督张彪正在批阅情报,副官呈上加密电文:“总督,圣彼得堡起义愈演愈烈,尼古拉二世怀疑是我们军情局干的。”
张彪放下狼毫笔,看着墙上悬挂的1874年《阿富汗和平协议》副本,上面有希尔·阿里汗的亲笔签名:“怀疑?当年他们英俄在阿富汗烧杀抢掠,我们受邀平叛,民心所向。现在俄国自己民不聊生,关我们什么事?”他指向地图上的西伯利亚,“通知何彦升总督,密切关注俄军动向,一旦勒拿河防线出现真空,立刻进军!”
勒拿河的冰面上,联合帝国的侦察兵正在悄悄接近俄军营地,远处的圣彼得堡火光冲天。尼古拉二世站在冬宫窗前,看着燃烧的城市,眼中充满了愤怒和恐惧。他握紧拳头,喃喃自语:“李光,我知道是你干的……等着吧,等我平定了起义,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然而,尼古拉二世没有意识到,俄国的起义不仅仅是联合帝国军情局的手段,更是国内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而他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联合帝国,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在遥远的帝都,李光首相看着俄国起义的战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是联合帝国解决西伯利亚问题的最佳时机。他拿起笔,在战报上写下命令:“何彦升总督,即刻准备进军西伯利亚,务必在俄国起义平定前,拿下勒拿河以西的所有争议地区。”
喜欢。
第206章 各方大博弈(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