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孙权一开始只以打仗为任务:能守住长江防线不让曹操南下,能平定江东内部的山越,能支持武将打仗,能任用文臣治理各郡县,他便觉得自己算是个有成就的江东之主。
但袁绮绮改变了他。
这种改变,并非仅仅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深爱与忠诚,袁绮绮的理念常常能让孙权有更深的思考。
“为什么不要让一个男子娶多个女子?” 即便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法令下,这也不合适。
女人也是生产力呀。女人生儿育女的能力,这世上有哪个男人能替代?
男人身体强壮,在体力活上占优势,能保护一家老小,但男人离不开女人。
也不能让那些有权有势的男人占据多数女人资源 —— 就像某些有作为的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乃至上万,那有什么意义?这些女子如果进入平常家庭,生儿育女,对国家人口的贡献,远超过困在宫墙之内只为一个帝王服务。
所以孙权十分支持在江东平民中推行相关政策:绝不允许强买强卖女子男丁;富人家里不仅限制蓄养歌女,连侍女到了一定年龄也要准时放出,让她们嫁人婚配。
勾践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的例子摆在眼前。
不抓紧时间让男男女女们成婚配对,待十年之后,江东这片土地哪里还有人口?因为打仗已经死了太多人,因为灾荒很多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
所以必须让大环境安定,让老百姓住下来。他们有手,有劳力,就能活下去;活下去了,养育儿女,儿女们也会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不管是让这些新生的孩子读书开蒙,还是进入行伍历练,或是学一门手艺,造船、打铁、铸剑、制盐,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富裕。
“曹孟德没有办法,所以才杀人!就是因为他杀了人,才更激起了世人的怨愤。”
曹操离他的理想越来越远,孙权也庆幸自己在遇到难题时稳住了心神,没有一杀了事。
这道理,正如一直生活在他身边的这个女人。她看似手无寸铁、无缚鸡之力,可她所积蓄的能量,比刀剑水火大炮都更全面。
孙权明白这些道理,怎还会再吃曹三公子的醋?
从大格局上讲,孙权不会。表面上,他要做足大度的姿态,就像任何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雄主,面对流落而来的寄寓之士,无论他爹他妈是谁,都要给予相应的帮助。
就像当年曹操收留刘备,袁绍收留刘备,刘表收留刘备。大家不过图个好名声罢了,并非刘备有多了不得、能在身边帮多大的忙,而是收留他能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本人求贤若渴,本人大度能容。
孙权已经好到和曹操的儿子结为义兄弟,却不妨碍他与曹操在合肥、巢湖一带兵戎相见。这才是这个时代大男人应有的格局和魅力。
但内心里呢?孙权历来介意的,恐怕不只是这些年曹三公子对镇江老辕的崇拜之情,难道袁夫人对曹三公子这般浪漫文才,就从不曾有过一丝喜欢与欣赏吗?
许久以前,孙权就曾有过一个设想:若不是这世道造化弄人,若不
第371章 孙权用阳谋阴谋三十六计,把婚姻焊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