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请看!” 陆逊收起毫笔,掸了掸长衫上的灰。
“书本里的‘治世,从不仅是案头的笔墨写就,而是用脚底板磨出来的路。就像这《史记》,太史公遍历名山大川,才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们读它,是要学那股子踏遍山河的劲,不是把字句当枷锁。”
满室静了片刻,忽然响起孙礼粗声粗气的发问:“先生,那山越人若再反呢?”
陆逊看向少年,目光清亮:“便再用《史记》里的法子。‘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刚柔相济,本就是治世的常道。”
周循忽然起身拱手,少年眼里燃着光:“先生所言,胜过十年兵书!”
袁绮绮望着陆逊从容含笑的模样,忽然懂了面前这位江东贤才,他和孙权一样深谋远虑,和周瑜一样忠诚恳至。他哪里是只会教书的儒生?他潜心读书这些年早把经史嚼碎了咽进肚里,再从着江山沟壑里趟出来。
“陆逊和司马懿不同。司马懿辅佐曹操,像藏在袖中的刀,锋芒里裹着家族兴衰存亡的算计。而陆逊站在孙权身边,除了重振陆家荣光,更像秦淮河畔的老堤,默默挡着风浪,护的是堤内万千田舍。”
袁绮绮看着眼前这位风度儒雅的江南士族公子,他不是忘了仇恨,是把家族的痛,熬成了对江东的责任。
陆逊审时度势,他面前的孙权是能够保全江东、安定地方、同时也能为包括陆氏在内的江东士族提供发展空间的最佳人选。
“司马懿对曹氏的忠,是审时度势的权宜,像北方的寒松,在乱世里蜷着枝桠等机会;陆逊对孙权的诚,却是扎在江东这片泥土里的根,或是明知风雨有朝一日会来,仍要为脚下的土地撑起一片荫凉。”
这种把 “家” 与 “国” 揉进骨血的气性,是江东儿郎的风骨。
陆逊的学识,陆逊的见识,陆逊对家族荣誉的看重,以及他对江东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他心中的 “家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江东百姓福祉的关注,对江东这片土地稳定的渴望,以及对孙家政权身体力行的支持。
陆逊带给袁绮绮的,有一种跨越历史的厚重感,陆逊这样的关键人物在时代洪流中做出选择时的深沉与坚定,让袁绮绮心生敬佩。
有这样的人才辅佐,孙权治下的江东,当然还能蒸蒸日上三十年。
大熊和小熊姊妹俩对眼前这位陆先生的理解,自然比不上袁绮绮那么深刻。
这次学堂之行下来,姊妹俩只记住了学堂里诸位少年的腼腆与慌乱,当然也记住了陆先生高谈阔论中的非凡睿智。
袁绮绮打心里佩服孙权。
孙权给侄女挑的女婿人选还真不错。
抛开年龄的沟壑不说,不管姊妹俩中的谁,能嫁到陆逊这样的才俊,那可真是得了位金龟佳婿。
但说起年龄,的确是个问题。和大熊、小熊姊妹俩年龄相当的,只有周瑜的大儿子
第351章 花花世界迷乱双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