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8章 曹植心中未熄的妄念[2/2页]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黛绿不是妃子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风,长逝入君怀”。
     或许,曹植也曾爱上崔氏的言谈从容,爱她清河崔氏的教养,哪怕是夫妻间争论经义,也从不用尖锐的词,只以温润的道理让他心折。
     可铜雀台的风向,终究受曹操把控。
     曹操政令严明,他把节俭二字写遍宫墙,而崔氏却难改士族养成的习惯。
     某日观礼,崔氏非要穿上她那绣着缠枝莲的锦袍,领口还镶着一圈银线,恰被曹操撞见。彼时曹植正站在阶下,看父亲的目光从崔氏衣上扫过,父亲的脸色骤然凝住,像结了冰的寒潭。
     “此非妇人当穿之物。” 曹操的声音不高,却让周遭的喧嚣都静了。
     崔氏当面被训斥,已经吓得脸色煞白,慌忙屈膝。崔氏华贵的裙摆扫过冰冷的地砖,发出细碎的声响。曹植想上前辩解,却被父亲扫来的眼神钉在原地。那眼神里有警告,有不耐,更有曹植读不懂的深沉。
     曹植以为,这只是一场训斥,像以往无数次父亲对他任性的敲打。
     直到那日黄昏,内侍捧着赐死的诏令走进崔氏的院落,曹植疯了一般冲过去,却只看到紧闭的门扉。曹植拍着门板喊崔氏的小字,里面只有死寂,像他那些被揉碎的诗稿,再拼不成完整的模样。
     多年之后,曹植才懂,崔氏那件锦袍从来不是祸根。父亲曹操要杀的,从来不是一个穿得华丽的儿媳,而是曹植心中那点未熄的妄念。
     当曹植醉闯司马门,当他在立嗣之争中输给曹丕,崔氏的存在,便成了父亲敲打他的锤子。清河崔氏的荣光,是曹植曾经的底气,最终却成了刺向他的利刃。
     许多年后,曹植在东阿的秋风里独坐,提笔写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笔锋忽然顿住。他想起崔氏初嫁时的模样,想起她最后一次见他时,鬓边那支素银簪,那是她被曹操训斥后,换下所有金饰的模样。
     原来有些命运,从联姻的那日起就写好了注脚:她是他的体面,他是她的劫数,而在权力的棋局里,他们终究都是被舍弃的子。
     对曹操而言,他是父亲、是家翁,更是掌权者,是在政治风云中搅弄风云、拿捏他人命运的主宰。
     多年来,曹操在曹丕与曹植两个儿子之间反复抉择,最终选择了二儿子曹丕,放下了三儿子曹植。曹操早已看透了曹植身上的浪漫率性在政治场上的缺陷与幼稚,更愿意为成熟稳重的曹丕铲平未来道路上的荆棘与隐患。
     可怜了崔氏!
     她虽家世好、教养好、有文采,嫁给了才高八斗的曹三公子,却没有江东袁夫人那般的心计。袁夫人无论何时都懂得以品行节俭、低调而又务实的形象站在孙权身边;而崔氏作为曹操的儿媳妇,面对的是一个极度节俭的家翁:曹操穿破旧打补丁的衣服,为节约粮食甚至禁止酿酒,即便后来加封为魏公、权势无人能及,这份节俭也从未改变。
     曹植本性放浪,喜好悠游享乐,曹操本希望儿媳妇崔氏能以诗书教养约束曹植的言行,可崔氏终究做不到。
     士族的缺点,在崔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曹操也便对这个儿媳妇终于失去了耐心。
    喜欢。
  

第338章 曹植心中未熄的妄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