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6章 孙权想要的“建业”[1/2页]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黛绿不是妃子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将军回来啦!”
     热闹的建业城中,一声报喜混着铜锣响,惊得秦淮河上的水鸟扑棱棱飞起。
     挑夫扔下担子拍手,织户娘子们停了梭子往外瞅,有个瘸腿老兵拄着拐杖往前挪,被人扶着喊:“将军杀得曹贼屁滚尿流!”
     “孙将军威武!”
     孙权在马上拱手,银甲上的日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袁绮绮骑着骏马,紧跟在孙权身后,陪他一起巡游建业城,与他一起享受这份荣光。
     “看!我们袁夫人多漂亮大方!说是孙将军在前头打仗,她直接巡视周边城池,帮着孙将军调兵遣将,安抚百姓,造美食,造药汁。可不得了!”
     “诶,先前是哪些人说袁夫人善妒来着?霸占着孙将军,不让别的女人靠近来着”
     “呵呵!”
     “还真别说,这对夫妻真让人羡慕。孙将军掌权,有魄力;袁夫人也是里外都能帮衬的,上不是花瓶和摆设。”
     “依得我说,有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别人孙将军乐意喜欢有你们什么事?”
     人群里,有真心为孙权打仗取得胜利赞美之词,也有闲话几句的笑闹声,这些声音裹在风里,到了建业城的大街小巷。
     袁绮绮和孙权一样,笑眯眯的望着众人,只感受着这份欢迎和赞美便好。
     建业城新修的城墙沿着山势蜿蜒,夯土的墙基里混着糯米汁,坚硬得能挡得住攻城的石弹。
     秦淮河被圈进城郭,成了天然的运输动脉,南岸很快冒出成片的民居,青瓦白墙顺着河岸铺开,像给绿水镶了道花边。
     孙权让人在城中心拓出朱雀大街,青石板铺得平平整整,从北宫门一直通到秦淮河边的朱雀航,往来的车马走在上面,少了往日的颠簸。
     孙权是个务实的人,不曾盖奢华宫殿,先让人修了粮仓和码头。
     因为码头一建好,长江里的粮船、吴郡的丝绸船、会稽的盐船便络绎不绝地涌进来,挑夫们扛着粮袋喊着号子往粮仓送,脚底板把码头的青石板磨得油光锃亮。
     粮仓旁盖了官市,商户们闻着味儿来,不到半年,酒肆、布庄、铁匠铺就挨挨挤挤占满了半条街,连荆州来的客商都带着漆器来这儿换江东的绸缎。
     百姓的日子也跟着活泛起来。
     城东南辟了桑田,农家女挎着竹篮采桑,蚕宝宝吃得欢,织出的锦缎在市上能卖个好价钱;秦淮河沿岸的渔民不再单靠打鱼,有人学着用酒糟腌鱼干,装在陶罐里往徐州、豫州运;连城墙根下捡柴的老妇,都能靠着给官署扫院子挣几个铜钱,给孙儿买蔗糖糖。
     巡游过了宽大的青石板路,孙权直接下马,与袁夫人携着手走进寻常巷弄里,去看看百姓烟火。
     当粮铺老板给客人称米时多舀一勺,孙权会笑着夸句“您老真会做生意”。织户家的孩子在学馆外扒着窗户看,袁绮绮赶紧让人给学馆再添添些桌椅,让贫家子弟也能进来识字。
     再转到秦淮河边,听洗衣妇人唠嗑。一个说:“今年税银用桑皮纸缴也成,比缴铜钱方便多了。”
     另一个接话:“可不是,孙将军还让人教咱种双季稻呢,三伏天里收一茬,接着再种,打霜之前收第二场。听别人说,我们这里被北边称为江南鱼米之乡啊!”

第326章 孙权想要的“建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