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的饲养方式渐渐替代了单纯的放牧,地方官劝课农桑时,还会倡导农户养 “一猪、雌鸡四头”。
“古人造字也有意思,宝盖头下有 “猪” 才叫 “家”,想来是把猪养在屋里,有了稳定的生计,才算成了 “家”。”
袁绮绮不但写夏秋时节在猪舍外搭藤架种瓜果,遮荫降温,冬天盖棚饲养,定期驱虫,还着重介绍了母猪饲养与产仔大全。
“选母猪要挑腰宽臀圆、乳头多的(奶水足、能护崽)。日常喂料可以粗细搭配:春耕时拌豆饼、糠麸,催它长膘;秋收后掺些糟糠、冬瓜,既能开胃又能催奶。天热时往食里掺些青蒿汁,防中暑拉肚子;天冷了就煮点热汤,拌些油渣,好让它攒力气。猪草是很容易得的,多来自田野山间与农家种植作物。常见的有苜蓿、苦菜、马齿苋,还有萝卜缨、水芹、豆叶等,多搭配糠麸或泔水,也可为猪儿们提供口粮。
“母猪生崽多在半夜,先听见它低低哼叫,接着后腿分开,第一个崽就裹着胎衣出来了。这时别慌,需要人动手轻轻把胎衣撕开,用干净布擦去崽嘴里的黏液,再倒提后腿抖一抖,让它把喉咙里的羊水吐出来。这一步最关键,慢了崽容易憋死。生一个,就往母猪乳头边放一个,让它自己舔干崽身上的毛……”
很难想象,若有一日曹操身边的探子费尽心力,再次偷到了袁绮绮与孙权的家书,打开一看,竟是袁绮儿兢兢业业养猪篇:那江东第一夫人对待母猪就像对待孙家宗室的孩子们,又细心又耐心的模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对它好,它就给你多生崽、生壮崽。一家老小全年的肉食,过冬的油脂,全在这猪圈里呢!”
袁绮绮为了把如何养猪写得生动有趣,逼迫大脑一直工作到大半夜,直写得脸颊通红,手里的羊毫笔还在 “唰唰” 游走,嘴里还念念有词:“忘了写哦!母猪下奶要加通草……”
给人多么专业的错觉。
旁边的小葵丫头早熬不住了,那脑袋一点一点像啄米的鸡,趴在矮凳上睡得口水直流。
房门口,凌统带着亲卫杵得像桩子。凌统早知道袁夫人有夜里动笔的习惯,曾经几次劝说。袁夫人只是回答:“白天我得四处瞧瞧,收集资料和素材。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我文思泉涌的创作时间。你们都不要出声,不然我写到一半写不下去,找你们麻烦哦。”
凌统没辙,只能认了。
而小葵丫头又是个熬不住的人,入夜没多久,灯光烛火一晃,房间里安静,袁夫人在灯下写字,小葵丫头睡得更快。凌统也三番五次的跟小葵说:“你要是熬不住,你早点歇息,我会带领亲卫十二个时辰保护袁夫人!”
小葵也不听:“我守我的,累了我就睡会儿,但总不是要在夫人身边!万一夫人需要个啥的,还让你们几个大男人来伺候,这可不行。”
没法。
得,一个比一个犟。
凌统摸着腰间的刀,心里直叹气。自打上次遇刺,他全身的神经就没松过,白天跟着跑东跑西干体力活,夜里还得竖着耳朵守夜,偏这几位没一个让人省心。郡主孙尚香性子烈,想干啥谁也拦不住;袁夫人看着温和,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就连小葵,看着软乎乎的,也是个硬性子。
凌统正是强打精神,亲卫贴耳禀报:“都尉,远处传来越来越近的马蹄声,离这里五里远。”
凌统握紧刀柄,示意亲卫们一级戒备队形。
等那一队轻骑来到这乡间茅屋,一身玄色夜行衣翻身下马,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不是孙权是谁?
喜欢。
第321章 乱世养猪指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