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国家、匡扶汉室,可跟着曹操多年,这些人渐渐发现,眼前的曹操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诚心迎奉天子、护驾许都的曹公了。
当年的曹操,胸怀理想与抱负,除了个人建功立业,更想凭一己之力给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盛世。于是他南征北战,讨张绣、灭吕布、伐袁术、破袁绍、征乌桓,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整个北方。
可随着年岁渐长,昔日对手逐一覆灭,唯独剩下刘备与孙权这两块难啃的骨头。曹操心里清楚,这两人绝非一日两日能平定,统一大业也非一年两年可成。
既然军事上难有速效,便转而在政治权力上不断突破。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曹操近年的军事行动总是匆匆收场?曹操前不久西征马超、韩遂时虽拿下汉中,却半途而废,没有得陇望蜀,继续进攻刘璋;此前南征孙权也不过数月,并未真正与江东硬碰硬决一死战。
这其中的缘由,袁绮绮或许不甚明了。
孙权这位年轻却已老谋深算的政治人物却看得通透。
因此,面对曹操此番来袭,孙权虽有紧张,却远不及赤壁之战前那般焦灼。
若要将这些年的合肥之战与当年的赤壁之战进行比较,赤壁之战对于孙权和江东是生死抉择。输了,便再无孙权安身之地,更无孙家与江东的未来。
可合肥之争不同,曹操虽来势汹汹,想突破防线、扩张地盘、灭江东锐气,甚至做了屯田练兵、调兵遣将的诸多部署,但曹操重心终究不全在此。
说的简单一点,要想保住他在北方政权的政治中心地位,曹操就不能长时间在外带兵打仗。
这一点孙权很明白。
孙权太明白老曹叔此刻面临的何种境况。
当年孙权十八岁接手江东六郡时,内外动荡,也花了五六年才逐一稳定下来,如今才能放心将内政交给张昭、张纮、诸葛瑾等人,自己安安心心出来打仗。
可曹操的处境截然不同,曹操虽然已经站在权力巅峰,身为丞相,西征归来后更获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的殊荣,可随着曹操权势越盛,反对的声音也越多。
据孙权得到的小道消息:在许都,也就是如今天子陛下身边,看不惯曹操的人比比皆是。曹操如今的权力膨胀,以及暴虐的统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生反感。
是啊,曹操用了一种十分愚蠢,简单粗暴的方式。
那便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曹操要将反对的声音消灭掉,将反对的人的嘴巴堵住,将反对他的人的脑袋拧下来!
连孙权都知道的消息,曹操自己能不清楚吗?曹操能不明白那种情形?
在曹操披挂上阵,五十多岁年纪仍然带兵打仗,风餐露宿,不辞辛苦,想要为统一这天下而发动军事战争的时候,在曹操的身后,在许都朝廷里,有人,有许多人正密谋着想要加害他!
这里头究竟有没有皇帝的意思?
喜欢。
第294章 如何见真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