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疑惑着,大路旁三三两两穿着同样衣服的姑娘,蓝白相间的束袖长袍,腰间用一条绣有蓝天书院字样的腰带竖起,头上梳着轻便的半扎头,发包上系着蓝色飘带,身上还背着统一的斜挎包,看起来十分精神。
几人一路走,一路吐槽身边发生的趣事,就好似有说不完的话题一样。
“这不算很多,你刚刚看到的是中学,需要考试通过才能上,小学人更多。”
“什么中学,小学?”
见顾时安什么都不懂,小兵解释道:“朝澜城法律规定,所有小孩年满六周岁就必须送到书院学习,学习三年,这三年学习的书院就叫小学,读完小学需要考试才能升上中学,中学三年,就会有各种技能学院招考,比如学习医学、学刺绣、学冶炼等等,只要考试分数够,就可以学,学成之后会有各种官署招考,只要技能合格,就能吃上官粮。”
顾时安眼睛瞪得老大。
“你们哪里来这么多的小孩?”
在大历国,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孩才有资格上学,当然,也有一些人丁兴旺的家族筹钱请夫子给族里的小孩开蒙,但要形成如此规模的书院,全国少之又少。
小兵继续道:“朝澜城三年前就取消奴隶制,任何人不得买卖人口,包括官署都不允许有买卖人口,而且还做了地权的分配,让百姓有地种,不仅如此,朝廷还成立农署,里头的研究员会研究一些高产的种子,还会告诉百姓什么样的地种什么合适,这几年朝澜城的收成都在上涨,百姓吃饱穿暖,自然愿意让小孩去上学。”
路过农田的时候,顾时安望着方方正正的稻田,如今正值春季,春风送暖,田里的秧苗方方正正地插在水田里。
小兵见状,解释道:“这是研究员说的,稻苗要分隔一些距离才能生长得好,以前直接洒种子耗种子又多,收成又不好,这样扦插稻苗更容易生长。”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顾时安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被做局了?
按理来说,一个小兵能懂这些?
顾时安用审视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长得很精神的小兵,他身上穿着浅绿色的官服,跟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一双眼睛很亮,似乎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我们每七天都有政策宣传员下来宣传的,三天两头地说,我能不懂?”
感觉到被质疑的小兵不开心了。
顾时安也算是开眼界了。
姜姒竟然这样搞,怪不得朝澜城百姓如此团结,敢情是天天被洗脑。
顾时安嘴上虽然吐槽,但手上的动作不停,一直在他的小本本上各种记笔记,毛笔没墨了他都要放进嘴里舔一舔,然后继续写。
一旁拿着墨汁的松果有些看不下去,主动将墨汁怼到顾时安眼前,顾时安这时才想起沾一沾墨水。
萧卓进入朝澜城的地界之后,他到达的位置几乎是时不时播报到主城内。
姜姒对于萧卓这次亲自到场很是重视,毕竟日后自己女儿的另一半财产还要仰仗一下这位生父,自然要趁着这次机会好好讨好一下萧卓,让他心里有个位置是留给这个女儿的。
等萧卓快要到主城门口时,姜姒
第431章 大开眼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