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路、水电和污水排放这些,更是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扩改。道路要拓宽,要规划新的交通干线,打通城市内外的连接;水电供应能力要提升,确保能满足新增人口和企业的需求;污水处理系统也要升级,不能因为发展而破坏了生态环境。”
     说到这里,董远方注意到在座的规划局领导干部都低着头,脸上带着些许愧疚和压力,他渐渐放低了声音,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大家这段时间确实很辛苦,也尽力去完成这份规划了,我都看在眼里。今天专家们给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回去后,大家再结合这些意见慢慢打磨,不用急着出成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县财政还不宽裕,很多规划提出来,也不急于一时就去建设。我们可以把规划做细、做远,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等条件成熟了,再一步步落实。只要方向对了,哪怕慢一点,也是在前进。”
     这番话像一股暖流,缓解了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
     董远方从规划局出来,坐上车后一路都没怎么说话,眉头始终微微蹙着,脑子里反复盘旋着一件事 —— 道口县的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实在太差了。
     这不是他一时的感慨,而是这段时间深入接触后的真切感受。
     以前,大学毕业生都是包分配,可道口县是出了名的农业县、贫困县,那些优秀的大学生,打心底里就不愿意来这穷地方工作。
     即便有被分配过来的,干上几年,也多半会找关系、托门路调去条件更好的县区或市里,能真正留下来踏实做事的少之又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尤其是医院、学校、规划局、农科院这些需要专业人才的地方,情况更不容乐观。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远低于其他县区,跟市里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
     就像今天在规划局看到的那样,面对城市发展的新需求,不少干部显得力不从心,提出的规划方案缺乏远见,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车子驶过一段颠簸的土路,董远方望着窗外低矮的城建,忽然转过头,对坐在身旁的刘涛说:
     “秘书长,给组织部郭部长打个电话。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让组织部牵头,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计委等相关单位都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关于人才引进、干部素质提升这两方面的事,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刘涛听罢,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应了声 “好”。
     他心里其实满是疑惑,在所有人看来,董远方在道口县顶多算是过渡,明年换届之后,凭他的能力和政绩,肯定会高升,去更重要的岗位。
     可这段时间,董远方考虑的每件事,都是道口县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的长远规划,像是要在这里扎根一辈子似的。
     这份投入和执着,让他实在有些不解。
     董远方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
     他知道,人才是发展的根基,不解决基层干部素质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道口县的长远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哪怕自己将来离开了这里,也要为这片土地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后续的发展能有章可循、有人可用。
    喜欢。
  

第663章 打下坚实的基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