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宁远旧砖痕[2/2页]

浮生重启录 信手闲书聊东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些发颤,火把的光在我脸上晃,映得心里也七上八下。
     慧能叹气,指尖划过木盒上的焦痕,那动作轻得像在抚摸伤口:“他原是督师收养的辽地孤儿,家被后金屠了,只剩他一个。崇祯三年冬,他在北京西市亲眼见百姓争抢督师的肉,当场就疯了似的要冲上去,是你父亲打晕了他,连夜送他回了宁远。”
     老僧摩挲木盒上的焦痕,声音沉如老钟撞在空谷里:“你可知督师为何要收养这些辽地孤儿?天启六年宁远城破前,后金屠了三十七个村落,赵虎的村子就是其中之一。那日督师在尸堆里扒出他,怀里还揣着半块发霉的饼,督师抱着他说‘孩子别怕,有我在,就不让后金再踏辽土一步。”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以辽人守辽土”的刻痕,指甲嵌进砖缝里:“这字是督师挥剑刻的,那年宁锦大战刚过,他站在城头,看着冻死在战壕里的士兵,血顺着剑滴在砖上。他说‘辽人守辽土,不是因为朝廷的粮饷,是因为这土地里埋着他们的爹娘。”
     慧能的声音沉了下去,带着股化不开的苦涩:“可赵虎当日醒来后,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竟认定是持有城砖的人不肯交出‘通敌证据,才害了督师。你父亲赶他走,是怕他被阉党利用,谁知……”
     洞外忽然起了动静,原本沉滞的空气里,猛地撞进一阵杂沓声响——马蹄踏在碎石路上的“哒哒”声急雨似的敲着,混着马匹烦躁的嘶鸣,还有金铁相撞的脆响与闷哼,像在耳边炸开。
     慧能脸色骤变:“缇骑营找来了!从密道走!”
     他推我向石室角落,暗门后藏着更深的黑暗,“去找苏先生的女儿,她爹手里有另一半铜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半块梅花玉佩塞进我手心,玉质温润,刻着“霜”字,笔画里藏着细微的冰裂纹,“这是督师亲赐的信物,见玉如见人。苏先生在时总说,他家凝霜,性子像极了督师夫人,外柔内刚,像极了宁远城的砖,看着普通,却能挡得住炮弹。”
     “等等,”我抓住他的袈裟,那布料粗粝,磨得手心发疼,“赵虎他……是不是还念旧情?”
     慧能看着我,眼神复杂得像揉碎了的星光:“孩子,仇恨能把人变成鬼,但骨头里的东西,不是那么好磨掉的。他若真要你命,你走不出闽北山道。”
     钻进暗门的刹那,身后传来诵经声,像在为我送行。
     密道里,我摸着城砖上“以辽人守辽土”的刻痕,突然想起父亲说过,袁崇焕刻这行字时,指甲都抠进了砖缝——他早料到自己会被冤杀,这城砖藏的不是兵符,是能掀翻阉党老巢的铁证。
     而赵虎那块没吃完的梅花饼,或许就是他没被仇恨彻底吃掉的那颗心,像埋在雪地里的种子,只等一阵春风。
     密道岔口的风带着潮气扑来,我猛地停步。
     赵虎的行止实在太蹊跷——前晚明明听到洞外的马蹄声和金铁交击声,他为何不进石室?
     还有城砖裂缝里的密信,父亲说“需双星对扣”,方才在石室只顾着看密档,竟忘了问慧能“双星”是何意。
     更要紧的是那梅花玉佩,与我怀中镇北令边角纹路隐隐相合,父亲说过“镇北令配铜印,方见督师心”,这关联不弄清,去找苏凝霜怕是要误事。
    喜欢。
  

第2章 宁远旧砖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