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简顿了顿,抬头看我时目光复杂,34;你啊,倒真像陛下年轻时的样子。34;
     后来我才知道,武帝年轻时曾微服出过长安,在市井间与人争斗,也曾梦想着率大军踏平匈奴。
     建元六年,匈奴再次犯边。
     我在演武场上看见探马送来的战报,上面的血字还未干。
     那天我骑马在训练场上来回奔驰,直到战马累得口吐白沫。
     舅舅把我拦下来时,我看见他眼中有忧虑,也有一丝赞许:34;明日随我进宫,陛下要召见你。34;
     未央宫的麒麟殿里,武帝铺开舆图,指尖划过阴山山脉:34;去病,你可愿随大将军出征?34;
     我看见舆图上用朱砂标出的匈奴王庭,只觉得心跳得厉害。
     十七岁的少年,终于等到了能握刀的时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臣愿往!34;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殿内回响,像出鞘的刀,清越而锋利。
     武帝点头,忽然从案头拿起一卷兵书递给我:34;此去凶险,多看看书,莫要轻敌。34;
     我接过时,看见封皮上34;孙子兵法34;四个字被磨得发亮,想来陛下曾无数次翻阅。
     走出宫殿时,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舅舅走在我身侧,忽然说:34;明日去平阳府看看你母亲吧,她这些日子总在念叨你。34;
     我望着天边的火烧云,想起母亲上次见我时,往我包袱里塞了十个炊饼,说路上饿了吃。
     那时我嫌沉,偷偷扔了五个,如今却有些后悔。
     平阳府的门庭已不如从前热闹,我站在门口,听见里面传来琴瑟之声。
     通报姓名后,门房的眼神有些古怪,直到母亲匆匆赶来,我才发现她鬓角竟添了许多白发。
     34;阿弟,你穿这甲胄真威风。34;她伸手想摸我的脸,却在触到甲胄时又缩回手,像怕弄脏了什么宝贝。
     那天她做了我最爱吃的羊肉羹,絮絮叨叨地说村里的事,说邻家的阿姊嫁了个好人家,说门前的槐树又粗了一圈。
     我望着她眼角的皱纹,忽然想起小时候她背着我在雨中跑,泥浆溅在她裙角,她却只顾着用衣袖替我挡雨。
     34;娘,我要去打匈奴了。34;我忽然开口,碗里的汤泛起涟漪。
     母亲的手一抖,汤匙掉进碗里,溅起的汤汁烫了她的手。
     她却不觉得疼,只是盯着我,眼里有恐惧,有担忧,最后化作一声叹息:34;去吧,记得活着回来。34;
     离开时,她塞给我一个布包,说是祈福用的香囊。
     我走出府门才打开,里面除了香草,还有块碎成两半的玉佩——是我小时候摔碎的那块双鱼佩,她竟一直留着。
     夜里回到府中,我翻出武帝赐的《孙子兵法》,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窗外的月光很亮,像极了村里晒谷场的月光。
     我摸出那块碎玉佩,忽然想起母亲缝补衣裳时的样子——原来有些东西,碎了就是碎了,即便拼起来,也再回不到从前。
     第二日清晨,我跟着舅舅的大军出了长安城。
     城门下挤满了百姓,有人往我们怀里塞干粮,有人举着酒坛要敬将军。
     我骑着马经过,忽然看见人群里有个穿粗布衣裳的妇人,鬓角微白,正对着我笑。
     是母亲。她手里举着个布包,我知道里面是她新做的炊饼。
     我想下马去接,却听见前方传来号角声。
     舅舅在马上向我招手,我只得夹紧马腹,任由战马踏碎满地晨光。
     身后传来母亲的呼喊,被风撕成碎片。
     我不敢回头,怕看见她眼里的泪,怕自己会调转马头,回到那个有槐树和炊饼香的村子。
     可我更怕,怕自己这一生都困在长安的围墙里,像那只被射中的木雁,再也飞不上蓝天。
     马蹄声渐急,我摸了摸腰间的碎玉佩,忽然想起武帝说的话:34;去病,你要做朕的刀,直插匈奴心脏的刀。34;
     好吧,那就做刀吧,即便这刀会伤了别人,也会伤了自己,至少,它曾在阳光下闪耀过,曾在大漠的风里呼啸过。
     这一年,我十七岁,即将踏上人生第一场真正的战役。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荣耀还是死亡,只知道,有些路,一旦踏上,就再难回头。
    喜欢。
  

第2章 平阳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