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一章 天家父子合谋,世家上钩[2/2页]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祭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取士,古已有之,然前隋殷鉴不远!”
     “究其根源,便在于制度粗疏,未能甄别真才实学,徒令清谈之辈充斥朝堂,以致社稷倾颓!”
     “太子殿下欲行此道,立意虽高,然若无万全之策,岂非重蹈覆辙?”
     “臣万死,恳请太子殿下,务必拿出一个滴水不漏经得起推敲的详实方案,方可服众,方可安天下士林之心!”这家伙更阴险,竟直接将“前隋覆灭”这顶大帽子隐隐扣了过来,暗示太子若草率行事,便是动摇国本,想进一步加深皇帝对太子此举的反感。
     一时间,原本支持科举的寒门官员和部分中立派,也被这番言辞说得有些迟疑。
     是啊,空谈理想容易,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才见真章。
     太子方才只提了“分科取士,不论门第”的大方向,确实显得空泛了些。
     见势已成,以为抓住了太子的痛点。
     更多依附世家的官员纷纷出列,言辞或委婉或直接。
     总而言之......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太子殿下,您光喊口号不行,得拿出真东西来!
     拿不出?
     那这劳什子科举,还是趁早歇了吧!
     殿内的气氛微妙地转变了。
     世家一系的官员腰杆似乎挺直了几分,目光灼灼地盯着丹墀下的太子,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一个能让太子这柄锋芒毕露的利剑暂时归鞘的机会。
     御座上的李世民,冕旒下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几乎无人察觉的弧度,快得如同幻觉。
     他微微侧目,看向自己的儿子,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在问.....
     火候到了?
     李承乾立于阶下,承受着四面八方或质疑、或期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脸上先前因皇帝“不悦”而显出的那点“难看”之色,如同春雪消融般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凛冽的平静。
     抬起头,李承乾目光越过那些跳得最欢的世家官员,最终落在御座之上,朗声道:“父皇明鉴!”
     “诸位臣工所言,亦是为国思虑。”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清越如金玉交击,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杂音:“但儿臣既敢奏请革新取士之道!”
     “又岂会......无备而来?!”
     话音未落,他已倏然从宽大的储君袍袖中,抽出一本装帧精美且厚实无比的奏折!
     明黄的绫面在殿内明亮的灯火下,反射出庄重而威严的光泽。
     那奏折如此之厚,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此乃儿臣与东宫属臣、吏部、礼部诸公,殚精竭虑,参酌古今,结合我大唐实际国情,耗时数月所拟之《新科举取士章程总览暨六艺革新纲要》!”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双手高举奏折,如同托举着未来的蓝图,“其中详述新科举之层级、科目、考法、选才标准、授官流程、监察机制,事无巨细,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太子殿下李承乾,看着父皇故作难堪至极的表情,也瞬间作出近乎逼宫的架势,亲自捧着奏折来到了固黄面前!
     “请父皇......御览!”
    喜欢。
  

第三百零一章 天家父子合谋,世家上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