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是不是觉得我画的这些衣服设计太花里胡哨了,我可以改!”
凌欢妩赶忙拿过图纸,立马拿笔就要修改。
“凌同志,你画得很好!”
何主任伸手制止住她继续作画的手,笑着抛出橄榄枝道,“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画出这么多款式的衣服,并给出最适合的面料,我们国营纺织厂的相关人才都没法做到,我可以写一封推荐信,介绍你去国营纺织厂做设计员,怎样?”
凌欢妩整个人怔住,没想到对方以为她是想找份铁饭碗的工作。
“何主任,你可能误会了,设计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本事。”
凌欢妩笑容明媚,脸上一片坦然,拿出包里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奖状和当年她经营药厂的财务报表,一样一样递到何主任面前,“那就是赚钱!”
何主任看着那张“最年轻资本家”的奖状,翻开那厚厚一沓药厂年度财务报表,眼珠子缓缓瞪大。
他见过有人吹牛自夸自己各种技能的,但从没见到有人夸自己会赚钱的,而且脸不红心不跳,仿佛在说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正是她这番自大的话,何主任打开了那份逐年上涨年利润的财务报表。
他难以想象,如果当初他们的药厂没有上交集体化,现在药厂的规模该有多大。
看到最后,是一份详细制作的缝纫队发展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企划书。
“凌队长,”何主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底的震惊都写在镜片上,“你不觉得你这种想法天方夜谭吗?我们供销社都有固定的手工生产合作社,凭什么同你们交通不发达的海岛合作?”
凌欢妩当然知道供销社根本不会轻易换合作社供应服装。
85年代后90年代初,人民群众对衣服的追求逐渐看重款式和图案。
但现下大家出门都会问一句“吃饭了没”的年代,人民群众在意的都是布料的耐磨和耐穿性,更有追求的便是衣服的舒服度。
于是,凌欢妩又提前拿出了她设计的劳动实用款改良服饰,以及节省布料款拼接服饰。
这些图纸一一摆在何主任面前时,他眼睛亮了又亮如获至宝。
凌欢妩见状乘胜追击,“何主任,我希望您能给我们石头村缝纫队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先给供销社做代工,先行生产几款服饰,如果投入市场反响好的话,你们再考虑和我们合作,如何?”
话说到这份上,何主任揉了揉眉心还是笑了,就连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大气不敢喘的女校长也跟着笑了。
女校长打趣还在眉头紧锁的凌欢妩道,“凌同志,还不快谢谢何主任,你这小姑娘不得了啊,一张嘴皮子不得了啊!”
凌欢妩原本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直到何主任朝她点了点头,她才恍然大悟,这位担任供销社全面工作的理事会主任,答应她们小小的海岛缝纫队做供销社的代工。
这一刻,凌欢妩拿着文件袋的手都激动地在颤抖,眼圈瞬间红了。
她相信,在未来几十年后,那座隔绝在大海里的海岛,终有一天会建起通往内地的大桥梁,终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打破靠海吃饭的魔咒,人民群众们个个丰衣足食。
回去的路上,凌欢妩罕见在没吃药的情况下没有晕船,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她恨不得立马飞回石头村跟婶子们说出这个好消息。
&n
第164章 成立合作社,痛快打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