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在庭上哭哭啼啼,郑法官劝阻道:“受害人,请控制一下你的情绪。”
“公诉人,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有。”
段律师辩白道:“审判长,如果受害人真心悔改,又怎么会在我当事人拒绝他的勒索之后对他施暴呢?通过这两次的庭审,受害人究竟是浪子回头,还是本性难移?大家都有目共睹。”
法官问向远航:“被告人,你对于伤害你父亲这件事是否有愧疚与后悔?”
向远航看着法官好一会儿,直到法官再次质问:“被告人,你听清我的问题吗?对于你行凶伤人这件事是否后悔?”
他面无表情地转头看着莫友德,再目视前方平静地说:“就算有,在他污蔑我母亲清白,损害她名誉的时候,已经荡然无存了。”
但向远航后悔的也不完全是伤人这件事,还有让他关心的人,都被卷了进来,这与他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他后悔的是自己无能,没有能力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以,让你再选一次,你还会这样做对吗?”法官追问。
段律师叹气,心想:这不就是被家暴后的女性反杀案件中常问的问题吗?果然郑法官还是……又或者说他是在试探?
向远航的视线看向曾雨晴,又往后瞥了一眼身后的向晴空。
他记得向晴空说过,按原来的发展,他为了追查曾雨晴死亡的真相活了下来;莫友德后来因为诈骗,在被逮捕的途中被车撞死。
但这期间他父亲不可能不来骚扰他,只是这其中的过程不太好猜。
他推测自己一定有自杀过,只是没死成。他的父亲或许是被自己的行为吓到,最后不得不放弃。
如果再选一次……这种问题仿佛在说他好像有选择权一样。
向远航垂着眼眸回答到:“审判长,在法庭上我没有说过一句谎话。”
他抬起头来,继续说:“我不说谎,所以您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我的诚实是对法庭和律法的敬畏和尊重。您按照法律公平公正地判处我,这是您的职责。”
“那些为了博取执法人员同情,在他们面前假惺惺地装作痛心疾首,悔不当初,以求轻判的罪犯,才是明摆着戏弄法律,玩弄人们最朴素的同情心。”
“他们伏低做小试图欺骗人们相信,他们对律法的敬畏与不敢冒犯。我相信在座的司法长官都能识破这种小伎俩,不会被向权威低头这种小聪明给蒙蔽了双眼,妨碍到司法的公平公正。”
郑法官听完后若有所思,就连旁边的审判员也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
曾雨晴低头轻笑,其实这个问题还有另一层意思,罪犯要向法律低头,认错后悔是一个判断标准,以彰显法律的威慑力。
如果罪犯认罪,但抵死不认为自己做错了,说明是知法犯法,表明罪犯目无法纪,就会加重判刑。
只不过,大部分人会撒谎,
第194章 结案陈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