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同一水源,每杯水的容量,都严格控制在500毫升。
使用的玻璃杯,都是同一批次生产的。这是为了确保杯子的形状、厚度、材质等尽可能一致,减少外部干扰因素。
由现场观众随机选择其中一杯水,交给选手观察。
选手不能触碰到水杯,仅能通过肉眼观察,而且需要在十分钟内完成观察。
科学助理将被选中的水杯,放回原处。并与其他599杯水重新排列。
挑战选手需要在600杯水中,找出观众之前选中的那一杯水。
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是,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普通人难以通过肉眼辨别细微差异。
这需要挑战选手,展现出超强的观察力,才能挑战成功。
主持人一宣布完规则,就有好多参赛选手摇头晃脑。
李易和另外两名国外选手,参与了本轮挑战。
最终李易一人挑战成功。
第二轮项目是《皮影追踪》
节目组准备了50个传统皮影人物,每个皮影被拆解成300个碎片(如头部、手臂、腿部等关节部件)。
这些碎片被随机排列,在标有人物名牌的碎片墙上。
选手需在20分钟内,观察并记忆每个皮影的完整结构。
三位嘉宾每人,选择一处皮影关节,并用极其相似的干扰项,替换原部件。
替换后的皮影碎片,会被重新组装,并用于后续的皮影戏表演。
替换后的皮影会进行,8场皮影戏表演,每场表演时间较短,部分皮影动作“一闪即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选手需要在观看表演时,找出被替换的3个皮影部件,并准确指出它们所属的剧目,及被替换的具体关节。
正确识别率高的选手获胜。
这挑战项目的难点在于,选手需要在20分钟内记忆300个碎片的原始状态,并且在干扰后快速对比差异。
皮影戏在表演时,部分角色动作极快,选手需要在动态场景中捕捉细节。
替换的部件,与原部件几乎一致。这增加了挑战选手的辨别难度。
国外有5名选手选择参加挑战。
国内这边,只有李易和姚贝丽选择挑战。
这轮挑战项目,最终由李易和两名国外选手,共同挑战成功。
第三轮项目是《球面泰森多边形》
节目组提供两个三维球面,在一个球面上随机分布数千个离散点。
嘉宾随机指定其中一个为目标点,选手需要在另一个球面上找到唯一一个,与其泰森多边形完全一致的离散点。
挑战选手有1分钟时间,记忆目标球面的离散点分布。
随后在另一个球面上,通过空间想象和几何推理,找出对应点。
泰森多边形定义:每个多边形内的任意一点,到其控制点的距离小于,到其他控制点的距离。
这项目的核心是,通过离散点逆向构建空间分割。考验选手的观察力、空间推理和瞬时计算能力。
国外有两名选手参加挑战。
国内有李易和魏小杰俩人参加挑战。
四人都成功找出对应点。
但由于李易是最后一个,找出对应点的人。
所以他算挑战失败。
李易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明白什么是“泰森多边形”。
不过他虽败犹荣。
虽然他这轮挑战失败,但是他依然找出了对应点。
在台下粉丝观众们的心里,李易并没有输。
现场观众齐声呼喊李易的名字。
网络各大视频播放平台上,满屏实时弹幕都是李易的名字。
李易的声望,在这一刻爬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喜欢。
第296章 个人赛 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