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是关于他的真实身份!”
     卞夫人语气严肃,手指指向曹晚。
     “子昭非我曹家子弟,还有怎样的身世?难道真如传言般重要?”
     曹仁、夏侯渊等人纷纷露出惊愕之色,低声议论开来。
     曹晚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你究竟想说明什么?”
     曹操隐约察觉异样,脸色愈发阴沉,“丕儿,速将人证带来。”
     卞夫人回眸瞥了一眼曹丕。
     曹丕会意,立即安排下去。
     不久,两名男子步入厅内。
     “属下九江郡钟离县县令杨暨,参见司空。”
     “小人曹文,见过司空。”
     两人跪拜于地,神情紧张。
     堂中之人愈发不解,不清楚卞夫人召这两人为何用意。
     曹操沉默不语,只是一张脸冷若寒霜。
     “夫君,这位杨暨当年曾是钟离县尉,而曹晚所谓的生父曹庸,确实来自钟离。至于曹文,乃是曹庸家的老仆,多亏我多方寻找,才将其找到。”
     卞夫人指向二人说道。
     “你唤他们前来,究竟有何意图?”
     曹操面无表情地问。
     卞夫人尚未察觉曹操的表情变化,却偷瞄了一眼曹晚。
     “记得当年,有个人自称曹庸家仆,将曹晚送来我家,说其父母溺亡,成了孤儿,所以想托付给我曹家抚养。当时夫君怜其是曹家血脉,便收养于族中,此事夫君应还记得。”
     曹操依旧未开口,但眉头皱得更深。
     “你们二人,将所知之事全盘告知司空便是。”卞夫人厉声说道。
     “回禀司空,昔日曹庸于钟离时亦属大户,我在任县尉期间,听闻他们遭遇水上沉船,便亲自率人前去营救。”
     “可惜,在下游搜寻之际,曹庸夫妇不幸溺亡。他们唯一的儿子也下落不明,始终未被寻到,恐怕早已溺水身亡。”
     杨暨将往事详细讲述。
     大堂内顿时哗然,众人视线齐刷刷投向曹晚。
     “若曹庸之子确实溺亡,为何子昭如今在此?”众人满是疑惑,议论纷纷。
     “或许当时未能发现,却被他人救起,送至谯郡曹家。”曹仁推测道。
     “但我们已经将钟离上下游搜查多次,从未听说有孩子获救之事。更何况,那时的小公子不过四五岁,落入水中生还的几率极低。”杨暨补充道。
     众人愈发疑惑。
     “无论如何,子昭终究存活了下来,否则怎会坐在这里,更立下如此功劳?”夏侯渊指着曹晚说道。
     卞夫人冷笑一声,让杨暨退下,唤来曹文。
     “曹文,你曾是曹庸家的老仆,应该认得出他的独子吧?”卞夫人问。
     曹文连忙回答:“小公子当年仅四岁,如今多年过去,容貌定有变化,单凭相貌恐难辨认。”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记得,小公子出生时,右手掌心有一片半圆形的胎记,若有此胎记,我必能确认。”
     卞夫人点头,冷眼看向曹晚:“子昭,劳烦你抬手让我们瞧瞧手心是否有胎记。”
     众人再次聚焦曹晚。
     至此,众人恍然大悟,卞夫人此举意在证明曹晚并非曹庸之子,只是一个外姓孩童,冒充曹家子弟多年。
     此刻,这个少年不仅建立了卓越功勋,更是曹家的核心支柱,备受曹操信赖重用!
     若最终证实他并非曹家血亲,此事必将成为震撼天下的奇谈!
     曹氏与夏侯氏族人怎会不知此事后果严重,个个心绪紧张,忐忑不安。
     曹晚神情自若,缓缓抬手露出掌心。
     掌心光洁无痕,毫无胎记。
     厅堂顿时喧哗起来。
     “竟然没有胎记?这怎么可能!”
     “难道子昭真的不是曹家人?”
     “可他既然不是曹家子弟,为何当初会被送到我们曹家?”
     “那两人说的话,会不会是假的?”
     众人疑惑重重,秩序大乱。
     “夫君!”
     卞夫人高声呼喊,目光严厉地看向曹操,“证据确凿,此子绝非曹家后裔,而是来历不明之人,妄图冒充身份!”
     “如今,一个外人竟享如此厚遇,位居前将军、冀州牧,权势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若他日后存有二心,谁能控制得了他?”
     “恳请夫君以曹家基业为重,为曹氏一族安危考虑!”
     卞夫人语气凛然,深深一拜。
     “父亲,还望您以曹家大局为念!”
     曹丕也愤然起身,向曹操跪求。
     曹植与曹彰兄弟随之拜下。
     然而,曹操脸上不见丝毫惊愕,唯有深沉怒意,眼中怒火渐盛。
     众人皆以为曹操震怒于被欺骗,对曹晚充满不满。
     “孟德,即便子昭是冒名顶替,但当年他入曹家时仅四岁,绝无恶意。”
     “况且,他跟随你征战四方,灭尽诸侯,立下赫赫战功。”
     “怎能因他非我曹家血脉便全盘否定他?”
     曹仁从沉思中惊醒,挺身而出为曹晚辩护。
     “孟德,若非晚儿,曹、夏侯两家恐早已毁于袁绍之手,又怎会有今日,还能在此论及他的真实身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兄长定能明鉴,即便晚儿非曹家长子,他亦不会对兄长或曹家心存二意。”
    &n

第49章 神情紧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