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2章 气愤[1/2页]

海棠春闹 白玉苏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一早,晏宁便来寻晏老太太,将自己买的葫芦灯送过来。
     又问了刘妈妈晏老太太近日的饮食情况,得知无异,这才放了心。
     过了十七,送了祖宗,年就过完,晏大人的腿伤未愈,还在家里歇着。
     吏部下了公文,给晏谨派了刑部主事的活计,他知道是时嘉回来后的安排,自无不从。
     靖国公府那边儿,这个年过得可是不算好。
     京中高门之间都已经传遍,靖国公府将那孩子接进了府里,趁着祭祖要上族谱。
     靖国公夫人气得卧床不起,不肯祭祖,又有族中上了年纪的长辈亲自来请,不得不捏着鼻子起来参加。
     只是那外室子要记在她的名下,再过继给长房一事,她无论如何也不肯应。
     往日里最是体面的两夫妻几乎在祠堂之中动起手来,叫族长铁青着脸将人请了出去。
     如今时嘉回来,有了儿子在身前,也不知靖国公夫人心里会不会好受些。
     晏宁坐在这里陪着晏老太太打牌,心思却早飞到了爪洼国去,轮到她出牌,又是呆愣半晌。
     “哎,我就知道,这陪着老婆子玩牌,就是没有逛花灯有趣儿哦!”晏老太太拉长了声音,假意叹道。
     晏宁陡然回神,面上飞红,嗔道:“祖母说些什么呀,我在想正事儿呢。”
     “哦?是什么正事儿?我老婆子可能听得?”晏老太太促狭着往前探了身,挑眉问着。
     晏宁正忖着问问经过许多事的祖母,看此事可有解了的法子。
     “呵呵,自来男人在外头有更广阔的天地,从不知女子困于内宅的苦。只怕这位靖国公大人,心里正疼惜着他那如娇花儿一般的外室,不知看着靖国公夫人又几分面目可憎。”
     晏老太太虽是笑着,眼中却不带一丝的笑意。
     “依祖母来看,此事又该当何解?”晏宁歪了头问道。
     晏老太太摇了摇头,道:“你这丫头,也太瞧得起我,我不过一个乡下婆子,哪里懂得他们这些公府人家的承嗣之事?”
     晏宁不依,“都说人老成精,祖母活得这般大把年纪,这世上万般事,道理都是相通,祖母定是能想得明白的。”
     晏老太太讶然看了她半晌,叹了一口气,“这般巧嘴儿,我一时竟不知你是要赞我,还是在骂我。”
     晏宁嘿嘿笑着,上前坐到了晏老太太身前,娇声道:“好祖母,你且教教我呀。”
     “似这般事,你要我教你,不如去问你母亲,却还少绕些弯路。”晏老太太说道。
     晏宁沉默,她与晏夫人的关系,比之先前已经好上太多,可是两人之间又总似隔了一层难捅破的窗户纸一样,有些隔阂。
     她会心疼、也会仰慕晏夫人,可若是将心里的事尽数讲与她听,又觉得别扭得很。
     不过,祖母说得对,这事光靠她自己,定然是想不清楚的。
     看着面前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小女儿,一脸认真地向自己讨主意,晏夫人有些愕然。
     只是这靖

第122章 气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