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还要在那儿住些日子,东西更不能少。
云老二进来时,见媳妇对着一筐鸡蛋发愁,哪能不明白她的心思?径直拎了两个小篮子出去,不多时又拎回来,两个篮子底都铺了草沫,一个草沫多些,一个草沫少些。徐氏见状,只得按他的意思拣鸡蛋。
徐氏如今依然很少走出荒地,走在路上,瞧见地里的麦苗稀稀拉拉的,不由问:“今年的麦子怎么出苗这么少?咱家的也这样?”
云老二解释:“别家的麦种都是隔年的陈麦,加上今年粮食金贵,舍不得多撒,苗自然稀。你往前看,那边绿油油的那一块就是咱家的,那小吏给的麦种确实不错。”
徐氏点头:“咱家运气是真好。需要麦种的人家多了去了,怎么偏就找到了你?”
云老二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许是觉得我人品好吧。”
徐氏白了他一眼:“就你能吹。”
云老二不服:“怎么,你觉得我人品不好?”
徐氏敷衍道:“好好好,你天下第一好。”
她哪里知道,那小吏若是听到这话,定会在心里嘀咕:“我不过是跟你打交道多了,觉得你这人拎得清,买了我的麦种不会出卖我罢了。”毕竟那麦种来路,呵呵,虽不是偷抢来的,却也不能明说就是。
三人顺着娘婆两家中间的夹道往前走,到了徐家门口,徐氏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个面生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您找谁呀?”
徐氏笑着说:“这是我娘家。你要不信,就去叫个人来认认。”
小姑娘看着徐氏的眉眼,跟自家老爷确实有几分像,她虽然来的时日不长,但家里有个大姑奶奶的事还是知道的,连忙侧身让开,脸上带着几分怯生生的笑意:“您是大姑奶奶吧?快请进,快请进!”她一边在前头引着徐氏往里走,一边麻利地自我介绍,一边道歉:“我是府里打杂的丫头,叫立夏。首次见,没认出大姑奶奶,还望您别见怪。”
徐氏温和地摆摆手:“不妨事。我爹娘近来都还好?”
立夏应声答道:“听芒种说,老太太身子骨硬朗着呢。”
进了徐老太太的屋子,只见侄媳妇曹氏也在。曹氏显怀已有些时日,小腹微微隆起,见了徐氏,忙撑着桌子要起身。徐氏赶紧伸手按住她:“慢些慢些,可别闪着腰。”云老二跟着进来,先笑着说“岳母瞧着气色真好”,又将手里那只沉些的篮子往岳母手边递了递,“这是月儿给您捎的鸡蛋。”
云新晖也赶紧进来,规规矩矩给姥姥磕了头,又笑着跟大表嫂打了招呼。徐氏转向徐老太太,语气轻快:“娘瞧着精神头是足。对了,又有个小家伙瞧上您的好手艺,想来跟您学一年徒呢。”
曹氏知道大姑奶奶和太婆婆肯定有话要说,看着丫鬟已经将茶水点心端了上来,便起身告辞:“大姑奶奶,你在这里坐着,说着话,我前面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过去看看。”说着行了礼,便有丫鬟扶着离开了。
喜欢。
第298章 少年学徒徐氏回娘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