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三十三章 炼铁(二)[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孟羲看着大筐大筐的木炭,他略做思索,想了一下,从腰间抽出白绢,抽出竹筒里的毛笔,随手又记录下一条,【高温高压可成木炭。极高温极高压亦是钻石形成条件。
     能做高压锅,可人造高温高压环境,那是否,钻石此物,可试做而出?
     做极巨大极厚实之高压锅,加极高温度,极高压强,是否可制钻石?
     若不计工本,不计效率,尽天下人力物力,做山一般巨大的高压锅,是否,能硬堆到钻石所需的极端高温高压条件?
     】
     李孟羲对钻石形成原理,只知一个高温高压,但到底是多高温度,多高压强,他不能知晓。
     汉末能否少量人工制造钻石,未知,将待日后一试。
     木炭也有了,炼铁所需的所有准备,炼铁高炉,木炭,风箱,铁器,全都准备充足了。
     然后,匠人们把风箱装上之后,各类断刀破枪之类的铁器和木炭一块填到高炉里,上边放铁,下边放半炉木炭,然后从下边点火。
     点火之后,便有一强壮匠人呼哧呼哧的拉风箱往里边送风,李孟羲看着都感觉累。
     此时,看匠人拉风箱拉的实在艰难,李孟羲便又有了思路,他伸手朝腰间摸去。
     关羽背着手就站在李孟羲身后,李孟羲收手拿笔,关羽瞅了一眼,好奇的很,他好奇李孟羲又要写什么了。
     抽出一段白绢,李孟羲提笔写到,【冶铁之时,人力拉曳风箱,太过劳累。
     可用水排代替人力,一水排,省五十人之功。】
     李孟羲想到的便是冶铁水排,隐约记得,冶铁水排这玩意儿,就是东汉末年发明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汉末年,谁发明出来的?谁?
     可能是东汉末年,一个叫李孟羲的人发明的……呵。
     李孟羲知道冶铁过程会很漫长,他百无聊赖的等着,等啊等,等啊等,等到了下午过去了一半,有匠人爬出铁口那里往里看,说铁化了。
     又等了数刻,匠人们商议了一阵之后,过来请示说可以出铁了。
     李孟羲便下令出铁。
     一个匠人拿铁钎子捣开了出铁口,然后李孟羲就看到,从出铁口缓缓留出了橘黄色果冻状的铁水。
     铁水顺着挖好的细长的沟槽,流到了一个小小的方塘里。
     有匠人过来问,是要打啥,得趁热打。
     “打……锅!高压锅!”
     李孟羲直到这时才发现,他忘了交代了。
     之后,李孟羲见过一众匠人,他找了个棍子,在地上草草画了一个圆柱形的高压锅。
     “这是锅,上边锅沿儿得宽,留个槽好卡锅盖。
     这锅盖呢,得跟锅沿儿贴合一点,上边再钻一小孔。”
     李孟羲讲了一通之后,他抬头看向一圈的铁匠,“看懂没?”
     一众匠人面面相觑。
     “军师,是要造鼎吗?鼎得三个脚,你这没有脚……”
     李孟羲都愣了,他瞅了瞅铁匠,又低头往地上看了看所画的草图。
     可不,这高压锅,画的又粗又短肚又大,要是再加三个脚,可不就像个鼎了?
    喜欢。
  

第六百三十三章 炼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