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二十九章 酵母制作[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活完了面,将面团捏成小团放在一面干净木板上,木板上放了二十多个面团之后,李孟羲端着面板出去了。
     现在气候不太适合做酵子的,天太冷,面团放外边,估计要冻的邦硬。
     可是城里残破一片,又没有足够保温的房子,李孟羲便想到了火炕。
     幸好之前为御寒把火炕先一步做出来了,保温的地方有了。
     李孟羲到伤兵营中,此时的伤兵营,火炕已经超额了,火炕已经比伤兵多了,每一个伤兵都有地儿睡。
     李孟羲找了一偏僻的帐篷,把帐篷里几个轻伤员赶到别处,把帐篷腾了出来。
     然后,李孟羲就有了一个专门存放面团的帐篷。
     将面放在火炕之上,火炕之上热乎乎的。
     想来,只要保温良好,空气中游离的那些酵母菌落在面团上之后就会繁衍,等见到面团发酸变酸的时候,就说明面团已经能做酵子了。
     把轻伤员赶到其他帐篷的原因就是,李孟羲怕人员活动造成杂菌污染。
     一切都妥当了,李孟羲看着长长的火炕,再看着火炕上放着小小的木板,他觉得,那么大的火炕,就保温几个小小的面团。
     可,纵是浪费,也必须腾出一个单独的帐篷来。
     李孟羲思索一番,他想,有什么方法能提高一下火炕的利用率呢,又有什么别的需要保温呢?
     李孟羲很快便想到了麦芽糖的制作,因就在一两天前,从外面接济了一伙百姓,百姓中几乎饿死的婴儿,麦芽糖派上了用场,因刚接触过麦芽糖,李孟羲这才能想起麦芽糖有关的事。
     说来因为下雪了,天冷了,军中麦芽糖制作停顿了下来,而麦芽糖又是重要物资,军中有数名胃腹受创的重伤员不能吃饭,得靠易吸收的麦芽糖补充能量,入冬以来,李孟羲都把麦芽糖的事给忘了。
     李孟羲立刻又去找到几个专门负责做麦芽糖的人,以前行军之时,做麦芽糖乃是行军生产,乃是在麦芽糖厢车上做的,现在驻扎了,不需再用麦芽糖车了,几个民夫把抽屉从厢车中抽出来,一个个抽屉放在火炕上放了满满的一炕仍未放完。
     按照做麦芽糖的流程,民夫们依然是在抽屉了平撒了一些麦子,然后撒了些水,再盖上一层湿麻布,工序没问题,然而李孟羲发现了问题。
     火炕这玩意儿很了不得的,火力旺盛的人睡火炕上能燥的流鼻血,以火炕的火力,水泼上去,不一会儿就得干。
     同理,麦芽糖的抽屉要是放炕上,不一会儿撒的水都干了,麦子没了水,无法发芽。
     来自后世的火炕对民夫们来说毕竟是新鲜事物,民夫们不了解火炕很正常。
     麦芽糖生产方法得做出改变了,李孟羲令几个民夫找来厚的木板,然后木板叠起,再在上边放抽屉,同时李孟羲交代,要每隔一段时间往麦子上撒一次水。
     有了保温技术,麦芽糖可以重启生产了。
     与此同时,李孟羲放在火炕边沿的几个面团,也在适当的保温条件下开始等待着自然发酵,只要等到酵子做成功之后,馍就可以做了,包子也可以做了。
    喜欢。
  

第六百二十九章 酵母制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