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技重施[1/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晚,大约亥时,篝火旁静静等着的李孟羲,抬着头看着天上的月亮缓缓在天空移动,约莫时间差不多了,他突然起身,向一旁张飞刘备说到,“夜不早了,某先去了。”
     刘备忙起身相送。
     李孟羲这边要调动兵马,还需有人配合。
     张飞穿上铠甲,提上丈八蛇矛,也出去了。
     很快,安静的夜晚,便喧嚣了起来。
     张飞先一步带着步骑三千,冲出土垒,朝官军营寨包围去了。
     三千兵马人嘶马鸣之声,惊动了满营官军。
     待皇甫嵩匆匆出来观瞧,看到营寨之外,涿州军人影纷乱,围在寨外不远,火把通明,一时数不清不知多少,更有大量骑兵在绕着营寨奔驰,马蹄声隆隆一片,大有作势欲攻之势。
     皇甫嵩以为涿州军是要攻营,紧张不已,立令军中戒备。
     可等了许久,只见涿州军骑兵绕营奔走,迟迟不见有人来攻。
     正疑惑时,涿州军中忽然一将近前。
     张飞在一众步卒簇拥之下,行至官军寨门之前,火把的光中,张飞身上铁甲在火光中显得光耀粼粼,张飞持矛朝官军营中喝道,“恐尔官军趁夜反袭,故特来戒备,谁人不服,便出来一战!”
     张飞麾下士卒也跟着喊,“谁人不服,出来一战!”
     “出来一战!”
     ……
     谁敢冒死出战。无人。
     没料到,白天皇甫嵩主动挑起斗将,却反让涿州军多了意外之喜。
     没有白天的斗将,没有张飞一人连胜九将的赫赫凶危,现在到晚上再贴近合围官军营寨,官军势必出来相抗。
     白天若不是恰好斗将,恰好压灭了官军不安分的想法,现在张飞逼近皇甫嵩营寨,皇甫嵩就该出来相抗,相抗的方式,大可能,会是斗将。
     张飞抵近包围,是故意大动干戈,是为了李孟羲大调兵马做掩护,一旦官军出来,则是对涿州军暗中行动的极大干扰。
     意外之喜便是在这里。
     张飞在白天先一步打的官军胆寒,到夜中,官军营寨被逼近围困,皇甫嵩最佳对策,本该是借斗将之名,逼退张飞。
     结果,白天已经斗罢,皇甫嵩也好,官军诸将也好,现下没了出营和张飞厮斗的勇气。
     再有,依照约定,明晨涿州军就撤下合围,三万官军便能安然脱困,皇甫嵩不愿节外生枝,便只能忍下涿州军绕营喧嚣咄咄逼人之举。
     满营官军,想的都是谨慎防守,不让近在迟尺的涿州军突然发难。
     官军中唯有一人,曹操站在箭塔之上,登高观敌,涿州军骑兵就在寨墙外边,就在箭塔下,贴着寨墙环绕不止,曹操注意力不在近在迟尺的涿州军骑兵那里,反朝远处漆黑处看去。
     朝远看,安安静静,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回想昨夜与前夜,涿州军阵线之后,夜里还有火把的光亮,现在却一点光亮也无。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异。
     涿州军突然遣兵马前来围寨,后阵又悄有变故,让曹操感觉隐隐不妙。
     再一想到,就在三日之前,就是夜里一个不妨,被涿州军骑兵堵在了营中进退不得,没想到当时一夜之间,涿州军竟用车阵把官军营寨整个合围。
     官军数万大军因此陷入绝境。
     当时夜里,涿州军骑兵也如今夜一样,绕营奔驰呼喝声嚣。
     事后回想,涿州军是用战马奔驰的马蹄声,遮掩大队人马调动的声音,以使人不知鬼不觉,便成暗中谋划。
     已经吃了一次大亏,有前车之鉴,今夜再见涿州军异动,曹操敏锐的觉察到,涿州军是想故技重施。
     前番夜间大动作,涿州军一夜之间把合围官军大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今番涿州军又有算计,又会如何,是还要合围不成?
     可,涿州军已成合围,土垒壕沟深筑,且已明说明晨撤围。
     明晨既然撤围,那涿州军何必夜里再有动作。
     难道明晨合围是假?是缓兵之计?
     曹操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无论如何去想,曹操想不明白,区区一日一夜的缓兵之计,能让涿州军增添多少优势?是能多挖丈许壕沟?
     总不能,涿州军是要夜里全军撤离了,是怕动静太大,故而以骑兵遮掩之。
     这个想法刚一浮现,曹操便觉得绝无可能。
     涿州军有何紧急要全军连夜撤离,毫无道理。
     曹操差点就猜对了,涿州军还真就趁夜几乎全军撤离了。
     与此同时,李孟羲这边,灯熄火暗之中,一队长长的行军队列,绳索前后连缀,千人不止。
     队中,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抓着绳索摸黑往前在夜间行走。
     说来这第二次夜间动作,已经算是轻车熟路了。
     有过之前的经验,之前要夜间布置兵马的时候,人员得安排,纪律得强调,大量绳索得去收集,当时方方面面都很仓促,现在,人力是有早安排好的次序与编队,纪律早强调过了,绳索更是不缺,不论李孟羲还是士卒们,全都有夜间行动的经验,比三日前的夜里,现在调动熟练了不是一点半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官军大营是扎营正中,目的地是越过官军大营之后东数里之后,有官军大营挡在之前,势必要绕路。
     李孟羲熟悉方圆十里的所有大路小路,他手中有一副张角所赠的地图,绕路而已,他领着人按着图摸了过去。
     两刻钟之后,李孟羲带着人绕了好大一圈,不知到了哪,四下黑漆漆一片。
     按说,是绕到官军后面去了。
     但黑灯瞎火一片,又没有地标可以判断方位,李孟羲也不确定,到底到了哪。
     荒郊野外,按常理,本来是没有地标的,但是几日之前,有了人造地标。
     李孟羲叫过身后骑兵,交代,“点上火把,往前,顺路直走,走到十字路口停住看看,看两边有杨树没得。
     左右应当一边有一棵杨树,若有,回来禀告。”
     骑兵掀开板车上麻布,麻布下是火盆,火盆里乃是燃烧的炭火。
     火把轰然一声点着,骑兵拿着火把向前去了。
     寂静夜中,单调轻快的马蹄声嗒嗒而去,很快便消失不见。
     就几里路,步兵得好久一段时间走,骑兵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到。
     受命而去的骑兵走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所说的大十字路口。
     停下,往右手边看。
     黑乎乎一片,没有看到有什么杨树在。
     略作思索,骑兵骑着马,往右边岔路小跑过去。
     不到百步,果然看见,路边有一棵枯杨树,就在路边长着。
     然后,又朝左手岔路过去。
     左岔路,也有一棵枯杨树。
     如果说荒郊野外遇到一棵杨树是偶然,那么遇到两棵左边一棵右边一棵很对称的都在路边的杨树,毫无疑问,就是李孟羲前两天找人挖走特意埋在那里的杨树。
     骑兵调头回转,向李孟羲回报说前方果有十字路口,果有杨树两棵。
     看来没走错路,张角给的地图很精确。
     李孟羲朝身后看了眼,“走,都跟上,莫掉队!”
     又是一刻之后,李孟羲带着人,赶到了目的地。
     当李孟羲下令令点起所有火把之后,瞬间,荒野之中一片明亮。
     这第一批跟

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技重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