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又见,宰牛之时,从四处张罗人手,找长棍搭三角架起, 前后花费两刻不止。
     若有专一屠匠营,屠宰工具并搭三角架之木头,连同人手,聚于一处,需屠宰牲口时, 瞬息人手齐至。
     故需特立屠匠营一营, 人手不需太多,三五队足以。
     又因,大型牲口,如黄牛,骡子,战马等,抬时最少需六人,故,屠匠营最少,六人一队。
     此所以,屠匠营不同于战兵五人一伍,不同于板车匠人十人一什,而用六人一队之缘由。”
     屠匠营既然成立,有了基本框架还不够。
     白日想到的还有其他细节。
     李孟羲停笔片刻,又写道。
     “但凡需要多人协同分工合作之任,如做板车,如屠宰牲口,则必须有组织架构,且必须有能协作之能力,及基本纪律。
     于当下,纪律之养成,在于先有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之成,在于板车。
     因何在板车?
     一板车,上可放屠匠营忙碌之时所有工具,如长棍,如各类刀具,挂钩,及分肉之案板。
     屠匠个人铺盖和杂物,亦可放于车上。
     此时,一营屠匠,板车谁拉?拉多久有替?谁人来替?
     方方面面,利益纠葛,屠匠之间,在协调此中纠葛之中,便锻炼了协调和组织能力。
     如同航母未成,先练水兵,就是此道理。
     板车之于屠匠,等同航母之于水兵。
     由此微小节学得,若练军立营,不管骑军水军,纵无马匹船只,亦可先练组织、纪律。”
     屠匠营的方方面面细节写完。
     该写什么了?
     李孟羲抬头看天,今夜大晴,月明星稀。
     对了,屠匠营的细节还没写完,差点漏了。
     “刀具。屠匠营刀具不够,宰杀牲口需用尖头屠刀,剁骨时需用厚背刀,而军中只有环手刀。此刀刃不尖,剥皮不利索,环手刀背也不厚,剁骨时伤刀。
     故,屠匠营立营之后,需尖头屠刀几十,需剁骨斧几十。
     还需剁肉门板数面,牛皮处理或还需别的工具。”
     写完,屠匠营的事项这才差不多全记下了。
     再后,是今日最大的收获——渔。
     “中原地区,河网水系密布,以一日行军三十里以上的漫长跨度,一日之内,或沟或溪,或湖或河,大军沿途必遇水。
     可立一渔营,每扎营,出而渔作,一日若得渔数百,则等同粮食千余斤。
     此可大解军粮损耗。
     由此又知,若想渔作高效,则船只必不可少。
     无船,则不能深入河中,只能岸边撒网,可河岸水浅草少,鱼自然也少,鱼获必然就少。
     故,若想多网鱼,必需捕鱼船只。
     又因是行军途中,运力有限,大型船只不便携带,有鱼鹰小舟,恰适合鱼营。
     军中无造船工匠,鱼鹰舟能否做成,未知。
     幼时于池塘观鱼,见早晨,鱼群游浮于水面,至太阳初升,游鱼下潜,不见踪影,此何道理?是否是早晨夜晚水面无光时,游鱼多浮水面?若如此,夜晚捕鱼,或许效率数倍于白天。”
     “渔营立后,可使渔队,夜晚外出捕鱼,一夜忙碌,收获可能颇丰厚。”
    喜欢。
  

第352章 无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