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0章 忙碌纷纷[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娘叫到一起。
     “两位,我欲统招编篓匠人几十人,编入匠营,现下大军需几百个篓子用。
     故而,得找人专做。”
     “老伯,”李孟羲抬头看着老人,郑重交待,“篓子我也不会编。人找过来后,劳烦老伯帮忙看着,交待他们篓子该编多大,该怎么编,如何?”
     老人一听,得管几十人,当下就手足无措要拒绝。
     “老伯不忙回绝。就帮忙盯下,没啥别的事。这样,老伯你帮忙管事儿,十天与你粮五斤,月与你粮十五斤,以做酬劳,如何?”
     编篓老人一听还赏粮,就立刻应下了。
     李孟羲点了点头,又看向绣娘,道,“姨姨,我这边缺大袋子也得几百。
     我也欲大招绣工,专缝袋子。
     也就劳烦姨姨帮忙盯着看看,袋子要缝多大,如何样式,劳烦姨姨帮忙一一交待。”
     “也是十天,粮五斤。缝好了袋子,一件一斤粮,另算,如何?”
     答应了就是每月十五斤粮食的进项,如何不答应。
     绣娘刘氏,立刻就应下了。
     好了,李孟羲把事丢出去了,省的得跟编篓匠人们一个个交代,给每个人交待一遍篓子的尺寸,那得烦死了。
     李孟羲又走了,乘游骑的马,呼啸离开。
     李孟羲去民夫营,喊了一声“收篓!”来了十几个带着篓子的人。
     如所见,因为没怎么交待,这些人编的篓子,大小不一,大多数是不能用的。
     李孟羲那只能用的大篓子,还是特意去跟编篓老伯商量沟通了,才编出的一只合用的篓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孟羲召集到会编篓的熟手三四十人,他问,愿不愿去匠营找个差事。
     李孟羲信誉卓着,民夫们乐意从而效力。
     三四十个会编篓的民夫,扛着铺盖,拿着东东西西,跟着李孟羲来了。
     把项老伯介绍给众人,说篓子咋编,编多大,听项老伯交代,以后,他就是头目。
     引荐完,鲁犁也到了。
     “鲁犁,这几十人就编入匠营,专事编篓,你帮忙安排。”
     鲁犁领着人走了。
     绣娘柳氏也走了。
     编篓需要的工具也就一把砍树枝的镰刀而已,甚至不用镰刀,不用任何工具,拿手去扯下树枝,再拿手把树枝编成篓子,全徒手操作都行。
     但要缝制防雨袋,缺不了针线。
     幸好这段时间以来,刘备关羽也好,李孟羲也好,他们几个编步人甲的时候,发现缺剪刀和针线,于是早就开始命令游骑商队沿途采买了。
     到现在需要大用时,军中针线不多,但也不少了,十几二十套针剪还是有的。
     有了这些针剪,防雨袋的缝制速度才能快的起来。
     一个难以解决的短板是,废弃帐篷不多,防雨的布也不多,估计缝个十来个,就没布用了。
     故而,得解决原料问题,弄来足够多的防雨布。又或者,可以买桐油,自己做防雨布也成,军中囤积的布料不少,归根结底,只缺桐油。
     军中物资的急缺项又多了,桐油,竹子,更多的针剪。
     还得去交待游骑商队,游骑商队就两队,共八个人。
     李孟羲就去找到两个商队的首领,交待明日以及往后,买东西着重买桐油竹子和针剪。
     交代完,李孟羲回来,终于把活儿安排妥当了。
     刘备看着李孟羲来来去去的忙,到处的跑,也是感慨,即感慨李孟羲人小小的,却能干无比,又感慨,为何李孟羲眼中手中能有这么多活儿。
    喜欢。
  

第320章 忙碌纷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