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3章 分粥新令[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孟羲正在挠头寻思,看哪里还有疏忽之处。
     这时,刘备来了。
     “羲儿。”刘备叫到,“你想吃点啥肉?”刘备满脸笑意。
     “啊?”思路被打断的李孟羲回头看着刘备,有些茫然,“啥肉?”
     “哈!羲儿操劳流民之事,劳苦功高,怎能不犒劳!”刘备笑着,“说嘛,咱弄点啥肉吃?”
     “随便弄点吧。”李孟羲只好如此说着。
     “鸡如何?”刘备问。
     “也行。”
     好一个也行,鸡肉算是家禽家畜里最珍贵的食材了。
     鸡比猪肉贵的多,也比鸭子贵的多。
     至于说比鸡肉更好的牛肉,亦或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驴肉”,前者,牛是重要生产工具,轻易不会杀牛,驴寻常人家不一定养,养大型牲口需要成本。
     所以,鸡是常见家禽家畜里,最顶级的食材了。
     刘备看快中午了,准备去炖鸡犒劳李孟羲。
     并不因为李孟羲是自己人了,刘备就对其怠慢丝豪,李孟羲为招抚流民之事,忙前忙后的脚不沾地,刘备看在眼里,无论如何,得犒劳犒劳。
     招抚黄巾的流程,几天前就有了预备,现在千余人涌过来,因为准备充足,一点手忙脚乱都没有。
     从李孟羲看粥太烫,让人弄凉水来把粥给降温这一点,如此细枝末节都能注意的到,就足以说明问题。
     一车石灰撒了,满地是白面儿。
     李孟羲背着手,在粥棚之间转悠着,他成就感满满,这些粥棚,是他下令设的,设了二十个,不仅有粥棚,还考虑到有的流民逃难逃的时候,不一定有没有碗,因此就提前备了几百只碗。
     遇到没碗的人,就发个碗,粥喝完了旁边有水桶,碗再洗了放着,等后边没碗的人用。
     按碗的数量和流民的数量相比较的话,纵然流民全部没有碗,按准备的碗的数量,平均每只碗轮上个三遍,也够这些饥肠辘辘的流民每人都先吃上一碗稠粥。
     李孟羲小大人儿一样溜达着巡视着。
     一名拉扯着大的,怀里抱着小的,一个老奶奶,伙夫已经给盛了一碗,老奶奶不走,哀求,“再搁俺添半碗,俺这俩娃子饿几天了,军爷,再少半勺中不……”
     老奶奶破布抱着头发,面上黧黑,脸上满是皱纹,尘土满面的,她端着碗,碗里的粥自己不舍得喝,先喂给怀里饿的肚子扁扁的小的喝。
     老奶奶怀里的小孩子,饿的瘦的头大身子小,身上没二两肉,全身一层皮,瘦的吓人。
     这小孩子抱着碗,饿的狠了的模样,咕吨咕吨拼命的喝着粥。
     一碗粥愣是眨眼喝完了。
     这时,便能显现出李孟羲让往粥里加凉水的好处了,若是粥不凉,这孩子把滚烫的粥一气儿饮完,岂不烫伤了。
     这个老奶奶,拉扯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统共三人,两个孩子太小,而伙夫按大人人头,只给了一碗粥。
     老奶奶看着小孙儿喝的一点不剩的粥,又看着地上眼巴巴看着的大孙儿,老奶奶心酸不已,手颤抖着拿着空碗,陪着笑,把碗颤颤巍巍的递了过去,“再给俺挂个少半勺中不……”
     老奶奶语气弱弱的问着。
    喜欢。
  

第113章 分粥新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