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蒸馏酒(二)[2/2页]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将军,这竹子锯不断,你能帮俺砍不?”李孟羲无奈求助关羽。
     关羽力大,接过李孟羲手中的短刀,手拎起竹枪,看了一眼,然后,挥刀喀!的一声,李孟羲只见寒芒一闪,刀影都没看清,一截竹枪就跟砍甘蔗一样,被关羽砍掉老长一截。
     竹节滚落地上,李孟羲捡起看,见刀口平滑如镜,只稍有毛刺,一点劈裂都没有。
     这速度和力道,真是吓人。
     李孟羲惊讶。
     两根竹节关羽喀喀两刀就给砍完。
     竹节有了,李孟羲便先把两个竹节凑近以九十度相对,再用麻布,缠起两根竹节接口处,然后,让关羽帮忙,拿着竹节不动,李孟羲再拿黄泥糊在连接出,轻轻抹了一层,细细搪糊,不使有缝隙存留。
     然后,导流管做好,李孟羲便从关羽手中小心接过,把一端,插进酒坛之中,复又令关羽再帮着拿导流管,李孟羲再用黄泥,在酒坛上,糊了起来,以使酒坛可以密封。
     片刻后,酒坛密封做好,李孟羲就抱过一旁空酒坛,把铜钱啊,甲片,箭头之类的,多多的往空酒坛里装了半坛之多。
     准备工作完毕了,李孟羲指着给给关羽讲解,“于此坛下升火加热,酒受热,酒气升腾,由竹管,流至空坛。
     酒气遇空坛之中铜铁之属,立又变酒。
     此为蒸烈酒之法。”
     关羽听着,半知半解。
     “那岂不还需有火?”关羽问。
     “嗯!”李孟羲点了点头,“还需篝火一处。”
     自然,篝火还是得关羽来解决。
     关羽又出帐去了。
     因为李孟羲的事,关羽今晚进进出出忙的可是不行。
     片刻后,关羽手里一手抓着两根燃烧的木头进来,把木头放于一堆,接着,关羽又出去拿了三次木头,木头有十几根之多,堆在一起,火烧的很旺。
     最后,关羽拿来了一个简陋的三根木头支成的架子,这个架子李孟羲熟悉,乡勇们就用这种简陋的木棍搭成的架子,用绳子吊着瓦罐,瓦罐悬在火上以此来升火做饭。
     关羽帮着李孟羲把酒坛用绳绑好,这过程中,只得把导流管拔掉。
     待酒坛吊在火上放置好,李孟羲就赶紧重新安装蒸馏装置,用黄泥密封。
     条件甚是简陋。
     湿黄泥密封,不能乱动,稍动一下,泥封就有口了。
     而且竹管连接处也有泥封,也不能动,不得已,李孟羲和关羽两人一起扶着导流管。
     李孟羲觉得,这也太不方便了。
     得空,必须得把好用的蒸馏设备弄出来,蒸馏设备,也没有多复杂。
     或可用铸铁,或者陶土烧制也行。
     总比现在这样用黄泥竹子做的好。
     关羽虽不知李孟羲在干嘛,但见李孟羲小脸上一本正经,眉头紧锁,关羽知道李孟羲对此事十二分上心,便好心帮他蒸酒。
     时间在此时,变得漫长了。
     火堆中的木头被火烧的时不时发出啪的声响。
     李孟羲此时手扶着导流竹管保持不动的同时,思考早不在这里了。
     李孟羲此时思绪飘飞到了学生时代,初中的时候,学到的,酒精蒸发的温度是多少来着?
    喜欢。
  

第51章 蒸馏酒(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