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在玉昌乡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工作也算得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一心也想为玉昌乡的老百姓多干点实事,让他们能够过上好日子。可是因为人微言轻,每一次积极地建言最终都是石沉大海。慢慢的身边有关系有路子的人大小都混上了一官半职,一些转行下海的人也都发了财,老张的心也就渐渐地冷了下来。
周广民刚来时,老张以为这又是一个来玉昌乡贴金的,可是后来他被派到百山村,老张就明白了他也是个没啥背景的人。老张没有想到的是,周广民不但能在那个穷地方呆得住,而且还干出了点名堂。这一点让老张打心眼里佩服,老张从内心里有点喜欢这个年轻人。
现在周广民被从百山村调回来了,而且还升了官。别人都以为,这是因为梁县长和周广民的关系特殊。不过老张心里明白,那算是一个原因,但是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别看乡镇领导官不算大,可是他们接触的人情世故最多,一个个的心思那可是十分灵透,绝对不会因为哪一个上级领导偶尔请一个人吃饭就会提拔这个人。
老张认为,周广民这次被提拔,主要原因是胡树峰看中了他的能力,胡树峰觉得周广民能给自己弄点漂亮的政绩进而成为胡树峰下一步升迁的资本。不过现在的周广民也只不过是刚刚进入胡树峰的视野,能不能更进一步还要看他能不能弄出点名堂。
老张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周广民,让他心里有个准备。如果周广民能承受得住,并且闯出了一条路,让这样实干型的人上去对老百姓也是好事。如果周广民承受不住,也好知难而退,免遭不必要的打击。这也算是对得起他和周广民同事一场的情谊。
三天后,周广民正是走马上任。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周广民却发现玉昌乡根本没有让他点火的地方。经过和老张的一番谈话,周广民觉得工作还是扎扎实实、稳稳当当的好。
在办公室翻了几天各个贫困村的资料,周广民也没有得到什么启发。最终他决定还是走在百山村时的老路子,走村串户下乡调研。以前在百山村,因为道路不便周广民只能靠两条腿走。不过现在要去调研的村子多,路途远,在靠两条腿那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周广民便在乡里的集市上买了一辆自行车用来代步。
走在乡间小路,头顶蓝天白云,周围是绿水青山,道路两边是熟透了的庄家,农民们正三五成群的在自家的地里忙碌着。看着这片山水田园景象,周广民还真是有点陶醉。至少他觉得呆在这里比自己上大学的那座喧嚣的城市惬意舒坦。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广民走遍了玉昌乡的十里八村。他走近田间地头边帮老百姓干活边向老百姓学习发家致富的经验,他深入贫困家庭一边了解他们贫困的原因一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慢慢的周广民的名字在玉昌乡家喻户晓。
&nbs
第八章 走马上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