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农在老霄顶输了比武,也输了自己的前程,只得狼狈下山;上清宫的弟子虽多有不服,但此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夹起尾巴来做人。
司马长空也算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虽然李先农的“幽寒症”发作,并不一定和袁通绍有直接关系,但这一功劳还是记在他的头上。
但他倒不是十分信任袁通绍这个人,毕竟这人才到福清宫一年,虽然让他做了福清宫的头把交椅,但留下两名心腹师弟刘躬生和夏未名处处给他掣肘。
袁通绍处处小心谨慎,司马长空虽然是去了祖师殿,但为了让司马长空留下了好印象,凡是有对司马长空这次上位之争有微词的,袁通绍一律杀无赦,并且杀完之后不留痕迹。
李先农的尸首在数月后被发现于山中溪涧,身上藏有数本上清宫的武学秘籍,这让李先农背负了偷盗本门秘籍的罪名,死有余辜;至于怎么死的,也就没人追问了。
刘躬身贪财,夏未名好色,两人常常借下山的机会,在都江堰城内挥霍消遣,而这些消遣的花费,都为“白衣公侯府”所处出。
这“白衣公侯府”实为袁通绍上青城山前的避居之所,但并不是他自己营建的;而是在他落难时,蜀地的一位高人赠送于他。
这公侯府在袁通绍来后做了几处改变,使得它远近闻名,成了都江堰权贵们猜不透,又十分好奇的地方。
其一,他将府中大小树木全部移走,遍植李树,而且还都是断头李树。
其二,府中除了夫人小姐,使用的奴仆丫鬟都是侏儒。
其三,府中没有名人字画,只堂前挂着一幅对联:白衣出入公侯府,天子沦落客家人。对联中暗含谶言,实在是胆大至极!
袁通绍的身份就不用说了,袁拜北在世的时候,作为袁氏家族的一支,是岳阳城内的巨富,这次被迫迁移,虽然匆忙间只带走了家产中的千分之一,然而在都江堰这种地方,也已经是富可倾城。
加上故交送给他这块好地方,其实可以在都江堰好好生活下去的;但袁通绍可不是这种人,在岳阳的时候,他就极力往上爬,不仅想当巨富,还想在权力上更进一步,站在君山岛上号令群雄。
这无异于痴人说梦,除了袁拜北是他无法企及的,同辈宗族中,还有一位,叫做袁天霸的,也永远要比他高出一截。
但有些人就是这么执着,这么迷恋,越是不可行的,越是钻破脑壳要得到。
在青城山逐渐取得了司马长空的信任后,袁通绍也渐渐有了些实权,有了实权便能逐渐累积威信,而威信就是地位的象征。
现在,除了能经常上祖师殿听师叔伯
第十四章 两颗人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