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身后之名[2/2页]

我的妹妹是貂蝉 咖啡配香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找贾诩,主要是自己实在想不明白王允为什么一定要杀蔡邑,不将此事弄明白,贸然去找王允,估计不会有太好的成效,便来咨询一下这位智商超高的家伙,看看他对此事有没有什么高见。
      贾诩这一整天都呆在家中,董卓身死的事情由于外面闹得沸沸扬扬,他倒有所耳闻,但蔡邑之事,他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静静的听着王景叙述完之后,贾诩便闭目思索了良久,开口问道:“你再说一遍,众文武是如何劝你父亲的?”
      王景照实答:“伯喈旷世逸才,让他续成汉史,诚为盛事。而且他孝行素著,如若就这样将其杀之,恐失人望。”
      贾诩又问:“你父亲如何作答?”
      王景答:“以往汉武帝就是因为不杀司马迁,让司马迁完成了《史记》,才让诽谤的历史流传后世。现在国运衰微,朝政错乱,绝对不能让佞臣执笔在幼帝左右,让我们都蒙受他的诽谤和非议。”
      贾诩笑道:“哈哈哈……,如此看来,司徒实乃惜名之人也。”
      “哦?”王景有些费解,又问道:“还请先生明言。”
      贾诩却道:“公子之家事,诩不便多言,公子天资聪颖,当能参透。”说完便不再说话了。
      聪颖你妹啊,王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从贾诩的态度来看,他显然是想明白了,可又不明说,还要他自己想,实在是缺德。
      离开了贾诩家,王景仔细想了想贾诩那句话。
      “如此看来,司徒实乃惜名之人也。”
      结合贾诩的话,王景试图站在王允的角度来思考此事,渐渐有了些思绪。
      对于王允来说,杀死董卓几乎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政绩,他不能允许有任何人来玷污自己的这份光荣。
      如果说蔡邕是书生,那王允便是政客,王允虽也是文人出身,但在官场沉浮多年他早就没有了书生气。
      他之前反驳众文武的一番话,便是他心中对蔡邑这种文人的看法,文人都属于吃饱了饭没事干,就知道顺着自己的意思瞎写的人。
      今天蔡邑能够为了董卓哭丧,便说明他心里一直记得董卓当初对他的恩情,或者此时在他心里,根本就觉得董卓是可不杀,甚至不可杀的。
      而王允却是一手谋划杀死董卓的人,跟董卓完全是对立者,若放任这个一直对董卓心存感激的蔡邑继续撰写汉史,那他会不会根据他自己的喜好,褒董卓而抹黑自己呢?
      王允不敢冒这个险。
      王景想来,这便是他一意孤行,坚持要杀蔡邑的原因了。
      这贾诩,真牛人也,王景不服不行,自己作为此事的全程经历者,还有着这个穿越者的眼界,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的事情,人家只是听自己叙述一遍,便能透过现象,将本质看得如此透彻。
      弄明白了这一点,王景顿时轻松了许多。
      知道了王允心中所想,便算是有了突破口,王景不信他还搞不定王允。

第三十二章 身后之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