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恶极,但是其势力太过强大,整个王朝恐怕会崩塌,甚至改朝换代。这不是一个小小实施刑法者可以左右的。这个罪大恶极,可能是当时的阶段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天下响应,反而救民于水火。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教化,刑罚只是为教化服务的。
      教化是让大多数人变得文明,文,就是纹理,引申为装饰的意思。明,就是光明和温暖。文明就是装饰自己的内心和外表,使自己光明和温暖。时间长了,这种装饰就变成了本性。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文明的人。人们主动吸取这种思想,来装饰自己,整个国家就文明了。人们以装饰内心和外表为荣,以暴露自己的“原生态”为耻,这个国家就文明了。文明的人,总是顺利的,人们不忍心刁难他,人们都感受他的光明和温暖,不由自主地帮他。火是文明的开始,教化就像是山下的大火,把山上野蛮的草木百兽照亮,并且给予温暖。人们遵行文明的制度,做人做事情便适可而止。天下便文明,人们的内心才会光明和温暖。一个阳刚太过的人,用文明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刚柔适中。一个阴柔太过的人,用阳刚来装饰自己,同样使自己刚柔适中。以前也说过,装饰或者约束自己,这只是个开始,直到形成习惯,成为自己的本性,那这个装饰就不是装饰,而是本性如此,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刚柔适中,就像天文,就是天的纹饰,就是日月星辰的规律交替。人们以此理,便有人文的灿烂,显示出公序良俗,成为人伦的纹饰。仰观天象,便可知道四时的变化。象,就是大象这种动物。它很大,人们很容易看到。引申为容易见到的意思。容易见到天上的东西,为象。而这个象是容易变化的,这是正常状态,如果有一天不变了,那就是灾难。正所谓在天成象。查看人伦纲常和公序良俗,便可知教化如何,有目标的进行教化,达到天下大治。一个文明的人,不一定不会犯罪,但是人们对文明的人又有好感,往往偏向文明的人。主管讼狱的人容易被蒙蔽。
      装饰自己一言一行,如就像装饰自己的脚趾,用行为装饰,如果坐车不符合道理,那自己就走路。做符合实际状况的事情。地位低下,不代表品格低下。再提高一点,胡须有时候代表做事情牢成熟而牢靠,须发茂盛代表阳刚和威严,也代表忠厚长者。装饰阳刚、威严、牢靠,有利于与上位者一块振兴事业。如果把自己装饰的像水洗过一样,干净、清爽,永远坚守做人做事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心正。才不会受到别人凌辱,才会吉祥。一个女孩子,非常地圣洁,而且干练,阴柔之美里散发着阳刚之美。这会引起英雄之辈的青睐,英雄之辈前来求婚,气场强大,如同悍匪,但是透着那么的仁义、可靠。完全可以托付终身!如果装饰的太过高不可攀,不食人间烟火。那就失去了实质,没有脚踏实地,不能符合现实,做空中楼阁的仙梦。那是徒有其表的华丽,反而会带来灾祸。所以装饰不要失去装饰本意,那就是给予自己和别人光明和温暖。装饰的返璞归真,装饰了,但是好像没有装饰似的,自然而然,没有装饰的痕迹,浑然天成。
      (本章完)

第44章 刑罚与教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