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做到适宜,我们就得不断地变化,因为环境和各种关系在变化。我们不变化,就不适宜了。不适宜了,就不是义。我们在生活中还能见到这样的人,他德行高远,但就是事事不顺,仰天长叹,天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个德行高远的人,他忘记了仁后面还有一个“义”字。人在怨天怨地怨别人的时候,那就是他自己出了错。仁和义是一个整体,一分的话,仁和义都会灭亡的。这就是阴阳,如果按照“义”是变化的这个属性,那么“义”就是阳。那么“仁”就是阴了。因为对于“义”来说,仁是静止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仁是境界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向上的变化。义是横向的变化。阴阳的规律,我们以前说过,在这里就不在说了。说过来说过去,还是在说,人在环境中和各种关系中,要和谐。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术语就是圆满,就是人和。任何事情,适宜就好。你要认真了,你就失败了。你认真了,会给自己带来不顺和灾祸的,起码会带来种种的不顺利。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战争观,就是仁义。说到这里,马上回想起那句名言,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义,就是灵活机变。前面还有一个字使不能忘记的,就是“仁”。仁,是完善自我,是“良心”的完全表现,是需要长久的修炼才能表现出来的。灵活机变,前面就是良心。也就是说,灵活机变的精神就是良心。
      (本章完)

第20章 义——适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