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刘叔对不起你们母子了,身无分文,怕是帮不了你们,但我会护送你们一程的。”
风华行了个礼道,“刘叔说哪里话,你们能来,我和母亲感激不尽的”
那边李校尉心里已经开始发笑了,没想到还有这便宜占,虽然昨晚跟里正说好了人归自己地归里正,但今天情形可不一样,今天这是出了银子买卖的,虽然说王氏搬家了地和房子他们是带不走的,但他们可以带走地契或烧了地契,没这玩意去巩州办过户可得花好大一笔银子打点,想来这里正也不敢跟自己争,他却不知道里正也是这样想的,昨晚就分配好了战利品,想来那李校尉也不会无耻到立马和自己争那十亩地吧?在州府衙门里有地契和没地契办过户可是两个价钱,想到这两个人竟同时报价:
一两
在场的都是愕然,真是心有灵犀了,李校尉和里正也是一楞,待反应过来自然在心里把对方祖宗问候了个遍,风华却是笑道:
你们二位这是故意让我为难了,要不你们谁再加一文吧。加一文就可以了,那也是价高者得嘛!
两个虽然不情愿,却也没办法,只是隐隐觉得被眼前这小子给坑了,现在两个同时竞争良好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缝了,只怕以后就没那么容易缓和,但十亩地和风家的这块宅地在这小小的宁远寨还是笔很可观的财产,李校尉毕竟在这寨子里强势惯了,首先开口道:
二两吧!就当帮帮你们了。
二两五,当年你爹爹对我这个老头子还算恭敬的,能帮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风华觉得这两个拿到后世去也是数一数二的。肯定精通厚黑学,比那些在电视台卖药品的专家脸皮还厚。他也不说话,只是站那脸含微笑,就像个被银子砸痛的傻子。那笑容在李校尉和里正看来实在可恶,但更可恶的是对面那个和自己竞价的人,两个人都在想凭什么他敢跟我争?想归想,但叫价也只得再高那么点,十亩地加上两家的宅子风华觉得应该也能值个十五两吧。
毕竟以前的风华还是去州府里买过东西的。其实这地在西北真的不值钱,300文能买一亩,要是水田的话那基本就是有价无市了,西北的水田那是几辈子人都得好好守护的财产,李校尉倒不是真的那么在乎这十亩地,只是他跋扈惯了,不想被里正压他一头,而且他还知道里正是非常想要风家十亩地的,因为风家十亩地是连着的,四周却全是里正家的地,这就让里正很不爽了,西北的地虽然不值钱,但能连着的地就比较宝贵了,所以他也不想就这样便宜了里正,不就是仗着自己孙女嫁给巩州的一个主簿嘛,还不知道是第十几房小妾呢!听到二两五的喊价,李校尉只觉得受到了莫大侮辱,于是提声道:“五两”
五两基本也差不多就是市场价了,别看后世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顶峰,拿个《清明上河图》研究个没完,宋朝的确很发达,还有不杀文官的传统,各个朝代的文人都想做宋人,四大发明三个在宋朝,但哪有什么卵用?科技再先进,士大夫再富庶,但强军了吗?没强军你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放在路边没人看管的麦子,旁边不但住了两个恶邻居,还每年都惧怕邻居生气揍你,巴巴的给人家送岁币,一大帮士大夫心安理得的认为这钱花的值,平安是福啊!然而东京的繁华富庶,宋朝的科技力量,市场上的各种货物可对最底下的平民百姓有什么帮助?他们还是每年有交不完的税,买不起的各种高档产品,地越种越少,西夏还是每年都来,辽国倒是不来了,金国又起来了,当然这个时候没几个人相信金国会南下。
里正气的吹胡子瞪眼,这李小人明显是给自己抬杠,要是那十亩地真落在他手里,只怕是没有再买的可能了,回头去州府定要好好告他一状,心一横,高声道:
“十两”说完还狠狠的瞪着李校尉。
李校尉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哎呀,里正大人好气魄,其实喊完五两我就后悔了,正要风家小哥减免点呢。没想到里正大人这么豪气,那行,君子不夺人所好,这地和房子就归你了”
风华见里正脸都气绿了,心里想着那句最让人生气的不是敌人,而是你曾经的朋友。毕竟之所以称为敌人,那被他伤了是情有可原的,而朋友捅的永远是最痛最不设防的地方。当下也不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他急着去看二姐,于是说道:
“那好,一言为定了,我就等着收钱了”
第七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