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敌军虽有三万部众,
王国此人却不过一有勇无谋之辈!
辛公心系狄道百姓,董公也不愿将战火燃至狄道城内。
只需将王国大军引出城外野战,凭我西凉铁骑之锋锐,那王国必败无疑!
届时,辛公可趁王国大军出城作战时,号召城内世家出兵夺下城门,与我军里应外合。
如此,一战便可定乾坤!
不出月余,定能还狄道百姓一片安宁!”
李存孝相信,只要能将王国的大军引出狄道,辛匡等人绝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若是真如公子所言,老夫自当相助。
可那王国又如何会将大军带出狄道?”
辛匡看那李存孝胸有成竹的模样,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这便不劳辛公费心了,您只需要待到王国大军出城的机会动手便可。”
辛匡闻言点头应允,想了想又开口提醒,
“我知西凉军勇猛善战,可那王国最近新募了一员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姓马名腾,字寿成。
若是遇到此人,切记小心应对,不可大意。”
李存孝听到马腾的名字,颇为不解。
——“这马腾不是一方诸侯吗?历史上此人不是和那韩遂二分西凉吗,怎么会混迹在王国身侧。”
其实李存孝不知道的是,马腾可不像韩遂出生士族。马腾之父年轻时也只做到了天水兰干尉,后失官留居陇西,娶羌女为妻,生下马腾。
马腾如今却是一穷二白,只有一身勇武,在王国叛乱后,他也是刚从军不久。
因其作战勇猛,如今被王国封为军司马。
...
收集完情报的兄弟二人,马上召集飞熊军的弟兄们安营扎寨,等明天大军抵达后再制定后续计划。
次日,李蒙带领大军赶到狄道。
因为此次出征大军多达万余人,李蒙亲自指挥部下挖掘公厕、搭建土灶等杂务。
如此也能看出这李蒙确实是员将才,首次带领万军作战,便能如此娴熟的将大军安顿下来。
待一切落定后,二人来到帐中议事。
“如今大军刚至,不知贤弟打探的如何?”
李蒙自从上一战见识了李存孝的本事,对他非常佩服,虚心请教。
“都尉大人!
我与子健兄已经大致摸清了敌军的城防部署。
那王国虽是羌人出生,麾下却有能人坐镇!
我观其城防,极为严谨!
粮仓附近也都有安排重兵把守,若是贸然偷袭,恐怕难有所获。
狄道乃陇西治所,敌军如果守城作战,那王国不仅可以威逼城内百姓协防,粮草更是源源不断的可以从世家大族中劫掠!”
李蒙此时犯难。前番他大肆放言此战必胜,那王国不过乌合之众!
如今听到李存孝的汇报后,一颗心瞬间跌入低谷。
“听贤弟之言,如今看来是攻城无望了……
那可如何是好?”
此战他为主将,若是非但不能建功,反倒被那王国给耗在这狄道。那他这都尉别说更进一步,光是保住都难,只能不耻下问。
“安这里倒是有一策。
只是此计还需弟兄们受些委屈。”
李蒙听到李存孝果真有办法,顿时眼前一亮!
“贤弟有何妙计,尽快道来!
莫说是受些委屈,便是用我李蒙的身家性命诱敌,我也绝无怨言!”
李存孝微微颔首,这李蒙身为一军主将,倒是颇具担当。
“如今我军大败阎行的消息,王国早已得知。
若是大举攻城,那王国定会据城而守。
但若是李都尉只领少许兵马,亲自叫阵。
那王国自会派人一探究竟。
听闻他麾下有一新募的骁将,姓马名腾,字寿成。
李都尉若叫阵,王国必会派此人来应战。
一来可试探我军实力,二来那马腾若是能斩掉几员我军将领,还可壮其军威。
安之计,需要众将败少胜多!
坚持月余,以骄王国之兵。
此战还需李都尉好生谋划,保存我军战力。
那王国连战连捷,都尉再佯装退兵。
届时,令将士将粮草辎重装满后队车辆,前车可用稻草杂物等充之。
那王国见状必会领兵追击,与我军野战。
我此前已暗中联络狄道城中的各大世家,只要王国大军出城作战。
他们便会趁着城防空虚之际,拿下狄道!
与我军里应外合,全歼王国所部!”
李蒙听完后,仔细的斟酌了一番。
将这些信息全部整理完后,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
“贤弟此计甚妙!愚兄还有一问请贤弟解惑。
若是那王国胆小慎微,见我军退兵时只派小股部队袭扰,又该如何应对?”
“都尉放心,那王国本就有勇无谋。
我军连败数场,只要李兄退兵,在他看来便是惊弓之鸟。
见我军辎重甚多,他必会引大军来袭。
末将猜测,那王国麾下共计三万叛军,即便是袭扰,也不会少于数千骑。
狄道至临洮方向有一山谷,名唤西谷。
我军可在此处埋伏数千将士,再将辎重集中运往此地。
只要敌军追至此处,必将有来无回。”
李存孝这一番解释后,李蒙心下大定。
“不愧是李文优之弟,这番谋划属实精彩!
就依贤弟之计,明日我便带兵去城外叫阵。
此役若能夺得狄道,贤弟当为首功!”
李存孝的骄兵之计,其实并不算高明。
他吃准的便是那王国有勇无谋,以及羌兵军纪不严的隐患。
这一世熟读兵书,又有李儒的指导。李存孝开始明白上兵伐谋的道理......
第13章 骄兵之计[2/2页]